资源描述:
《老子_反_思想在政略兵略中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5月求是学刊May,2005第32卷 第3期SEEKINGTRUTHVol.32No.3老子“反”的思想在政略兵略中的运用冯国泉(天津军事交通学院政教室,天津300161)摘 要“反”的辩证范畴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髓:,事物都是在相反相成中变化发展的。具体到治国用兵中,“反”就成为一种深刻的智谋。“反”的思想源于老子对于自然和生活原则的深刻领悟,为施政用兵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哲理基础。关键词:老子;反;政略;兵略作者简介:冯国泉(1971-),男,甘肃白银人,天津军事交通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师,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2、号:1000-7504(2005)03-0049-04 收稿日期:2004-07-23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一、“反”的规定性(第22章)在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少多诸概念中,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最早提出了“反”的哲老子的取向和旨归似在“曲”、“枉”、“洼”、“敝”、学概念“反”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少”这些看似消极的方面,其实不然,因为这些概的地位。“反”的观念最早来自《易·泰卦·爻辞》:念既包含了自身的内容,又包含了“全”、“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但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始“盈”、“新”、“多”的积极因素,具有丰富
3、的内蕴。自老子。“反”有两层意思:一是知雄守雌,知白守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说:“事物常在对待关系中产辱,以尽量避免物极必反,反受其殃;二是可利用生,我们必须对于事物的两端都能加以彻察。我相反相成的法则,为了达到某种意图而先行表现们必须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意义,对于负面意义出与意图相违的行为。本文注重对后者的阐发。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所谓正面与负“反”就是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兼容和转换,面,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它们经常是一种即相反相成的关系。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老(依存的关系”[2]。无疑,在老子那里“曲”等层面,子》第40章,以下引自《老子》均只注章)
4、。“反”是道本身的是手段和工具性的东西“全”等层面才是根本和,演化运作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刻体现。道的本目的性的东西。在这些相互对应的概念中,如果性决定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反相成,道本身就是有任何一个缺失,就会丧失相参为用的生命力,就充溢着天道与人道等层面的对抗与转化的矛盾意味着辩证观念的僵死和结束,同时也就意味着体。“反”的具体表现有两种:行事欲反和观念欲现实操作层面的理论缺失。反[1](P142)。所谓“后其身而身先”(第7章)“将欲, 二、“反”在政略中的运用取之,必固与之”属于前者(第36章);所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则属于后者(第39章)。“反”这
5、最能体现“反”的辩证精神的是老子的“无为一否定范畴的提出,开拓了老子思想的视域,体现而无不为”的思想。表面看来,老子反对有为,主了其思想演进的必然逻辑以及由此而来的辩证特张无为,因为所有纷争皆是缘欲而起,只有无欲,征。老子正是在相反相成中把握事物的两面性,方能无为。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从而在两者之间实现了巧妙的转换。老子说“曲: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人间祸患均源于人—49—之恶欲,若能消除恶欲,归入不争无为、淡然处世的功业。所谓“损”,损去的是人为,还“道”以本原之境,就能免除“罪”、“祸”、“咎”对于人性的侵害,之境,于此道境中“争”和“
6、为”已经失去了意义,,还人间万物以自然生息、和融不争的道境之善。因为“道”之境域已经包含着大为与大争了。由此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统治者或为一己之利而盘剥看来,老子之“无为”实为治国理民的深谋大智。无度,致使民贫怨起;或为彰显权势而无所不为,看似无为,实则有为,在“无为”中隐去的是“无不制订苛法,炫耀武功,结果却是“法令滋彰,盗贼多为”。其实,无为中已经有为“为之于未有,,治之有”“人多利器,,国家滋昏”(第57章)。这种社会状于未乱”(第64章)。因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况促使老子反思并提出圣人治世的原则“我无为: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第64章)。“安”、“未兆”
7、、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脆”、“微”都是在无为中呈现的迹象,而“持”、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作为君王首先要泯绝“谋”、“泮”、“散”就是无为中的有为,是不着痕迹自身的私欲,以无为闲淡来治世理民,如果万物的大为,从而使“道”始终持存于自身之中,一切善“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46章)。顺乎归于生,一切恶归于灭,一种理想的治世之境油然于道在清静无为中化育万物的内在精神,从而使呈现。于此治境中,其君因无为而悠悠,其民因不“天下将自定”(同上)。争而融融,以自然的或者本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使老子坚持无争无为的为政原则,此中依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