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45117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2
《2012上德育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枫木桥乡中心学校2012年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灵魂塑造为主旨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打造“绿色德育”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德育工作总体目标和内容学校德育总目标是:
2、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内容概括起来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小学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尊重国旗、国徽和热爱祖国文化的爱国教育,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
3、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中学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和民主、科学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时事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和廉洁教育,开展青春期卫生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三、具体工作及措施(一)、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我镇教师劳动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
4、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重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积极实施金牌班主任工程,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设立班主任论坛。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每个班主任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为:(1)学习德育文件、学习心理教育理论。(2)利用网络如《教师在线》、《教育在线》等网站收集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与经验。阅读
5、《班主任》、《小学德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湖南教育》、《人民教育》等相关的杂志增强理论学习,做好自学笔记。学校德育领导每月做一次班主任培训主题讲座,每月要撰写一篇教育案例,期末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关于班级管理方面或心理教育方面的专题总结或论文。(二)、要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各学校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德育序列的要求,适时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学年初和学期初都必须制订出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在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统领下,各个德育部门和班、团、队都要分别制订工作计划。要加强制度建设
6、,建立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通报制度、升国旗制度、班(团、队、晨)会制度、校园保洁制度、黑板报检查评比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促进德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实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制度,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制度,定人定责,规范管理。学校应保证有一定的德育经费投入,以确保德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负责人及德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成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
7、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党支部要始终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各初中学校要有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中心小学以上规模学校要明确专门的处室,完小、村小学校应明确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主抓德育工作;学校团委(团支部)、少先队大队、学生会要紧密配合做好德育工作,如开办“青年团校”、“少先队干部学校”以及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成立“法制学校”等。(三)、积极实施“扬善”主题教育。针对当今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种种问题和学校德育存在某些弊端,我们觉得“扬善”尤为重要。目前,学生道德行为存
8、在的三大问题:1、不能善待自己和他人。对自己,不够自尊、自爱、自主、自控。对他人,缺乏同情、友爱、礼让、守信。2、不能善待家庭、集体和国家。对家庭,缺乏关爱和负责;对集体,缺乏关心和责任心;对国家,缺乏尊敬和热爱。3、不能善待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缺乏尊重和学习;对生态环境,缺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