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35792
大小:3.1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从丰产的景观到丰产景观的基础设施——中国农业景观的再发现与再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文章TOPICARTICLE2丰产景观的再发现——丰产景观的基础设施从丰产的景观到丰产景观的基础设施丰产景观迷人的表象背后是构筑、维持和——中国农业景观的再发现与再表现改善它们的景观基础设施,正是有了这些基础设施提供基本保障,农作物才有一轮又一轮的产出,才有了丰饶的景观。因此,追根寻底我们需要再发现,深入丰产景观极具视觉冲击的翟俊[美国伊思特(上海)景观建筑师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兼总经理]表象,挖掘表象后面鲜为人知的生态及人文过程的支撑体系。摘要…梯田的线条显然不是龙胜人用来追求视中国多样的丰产农业景观正在吸引
2、越来越多游人的目光。然而对中国景观设计师来说怎样能在这些丰产景觉审美、为了雕刻而雕刻,而是他们对地形的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象和由此而诱发兴奋与冲动之外,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挖掘丰产背后不可或缺的基础认同,优美的线条包裹的是丰产的基础设施。设施、并使之成为我们今后设计的源泉,这才是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于是我们需要再发现,但是传统的表现梯田的迷人在于人与自然力之间的精致、微妙手法已然无法跟上探索发现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有一套全新的再现与诠释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之为再表现或拼图(Mapping)。的平衡,梯田皆是顺应自
3、然地形建成的,高度都是由人文尺度所构建,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关键词…可持续的最大收益。梯田能够行使农业丰产的丰产景观;再发现;再表现;基础设施;拼图功能即离不开自然生态过程,也不偏离科学合理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哀劳山中,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山区的森林蕴含了巨量的水分,在高低起伏的山上形成了无数的溪流、清泉。龙胜人开沟挖渠,并利用梯田的高低差进行水量分配,采用沟水分渠引水入田的方式进行灌溉,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水在被灌溉、饮用和洗涤利用之后,流到干热的红河谷地,而后蒸腾、蒸发回到大气,经降雨又
4、回到本景观之中,从而有了经久不衰的元阳梯田的丰产景观。在被人称为“火洲”,自然环境苛刻的吐鲁番盆地,吐鲁番人经营着一部化“苛刻”为神奇的作品——葡萄沟。不言而喻,像葡萄沟历史学家公认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是世面对横亘在面前的深山,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在婺源蜿蜒的婺江上,大自然额外的恩一样大大小小的良田绿洲能够幸存应该归功于界上对环境影响最大和从中受益最大的国家,及后人在山脊上雕刻了潇洒柔畅的线条。优美赐,犹如神来之笔,给人们创造出了一处如诗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这样举世无双的丰产来源于和谐人地关
5、系,由的曲线一条条或平行或交叉,层层叠叠,山有画般的梦境,她被人们称作月亮湾。这是一工程的坎儿井。每当夏季来临,吐鲁番盆地北此形成的丰产景观既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昔日贵多高,梯田就有多高,犹如天梯一般直插云座狭长的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恰似一缘的天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长年儿井时提土之用的。竖井最深的在90m以上。当地生产得到良性循环。同时塘与基、生产与族阶层的私家花园、封建帝王华丽的皇家园端。春耕时节,山花遍地,梯田灌满了水,波弯月亮,山高气清,给人以山村少女般的清新积雪在融化时渗漏在山前冲积的平原上,
6、形成一般长3~8km,最长的达20km以上,年灌溉生活合理的格局在地表上留下了健康、丰产且22林,也不是今日到处可见似曾相识,需要大量光鳞鳞,在层峦叠嶂的青山翠岭间泛着耀眼的脱俗。隔岸徽派民居独特色调和远处连绵的山一个很大的潜水层。同时由于吐鲁番盆地与北20hm,最好的年灌溉可达33hm。暗渠的出水美丽的景观网络。养护成本的“世纪公园”,而是生存于民间,银光,犹如群龙飞舞。秋收时节,稻谷熟了,峦更衬托月亮湾的山水画境,月亮湾的美丽不部雪山有巨大的落差,这就可以沿地势引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
7、显而易见,上述的三部丰产景观共同展示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产生于人与土地梯田层层披金,好一派金色景象。景外人享仅在于她月亮般的外形,更在于其上农耕的肌使得北部水源可以按地势向盆地汇聚,于是人下水引到地面上来。正是这被赞誉为流淌千年了景观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它们都是地表支上的各种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中,是我们农受的是它震撼人心的外表,然而对世代耕作梯理,她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晶(图3)。们挖掘竖井,利用直井、暗井、明渠、蓄水池的地下水利长城常年稳定的自流灌溉支持着吐撑结构;它们是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生态基础耕先辈
8、们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田的劳动者它是远离饥寒的保障,是生活的基这些丰产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界构成的合理系统将水源引入人工开凿的地下河鲁番盆地的农牧业生产,它是葡萄沟瓜果丰产设施;人为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进行人工改造在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后,在造田、耕作、灌础,因而它更承载了生命的过程(图1)。面”,来自人们为生存适应当地自然和土地道,巧妙地将这些水源收集起来,以备灌溉。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