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

ID:38229909

大小:175.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_第1页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_第2页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_第3页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_第4页
资源描述:

《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年9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03第19卷第3期JournalofNanto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Vol119,No.3萨特与尼采哲学思想之异同顾志龙(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在尼采和萨特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总体上的一致性,尼采和萨特都是激烈的无神论者,他们直面宇宙没有内在意义或目的的事实,而不像其他一些思想家试图用谈论绝对精神或绝对存在来代替基督教神学死了的上帝。然而,萨特与尼采相比却是一位既不那么彻底也对生活更少肯定的思想家;更令

2、人啼笑皆非的是,他是那么地强调自由,却拒绝给予意识以能力去克服成为自在自为这一不能满足的渴望,并不对自己反对自然和生成的柏拉图式的偏见提出疑问。当萨特说意识是虚无或一种缺失,是存在中不能填满的黑洞时,尼采却把人的存在与积极性和富足联系在一起,并且他完全抛弃了柏拉图的世界观和一切形而上学形式的悲观主义。[关键词]萨特;尼采;权力意志;柏拉图主义;悲观主义[中图分类号]B565.53;B51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89(2003)03-0077-04虽然萨特和尼采都被看作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持他拒绝“现象后面的世界的幻觉”,也就

3、是支持他反对者,但他们之间存在着具有重大意义的相似性的观点认为在生成后面存在一个柏拉图主义的本体的实在世却不是公认的。萨特经常被看作一个无创见的调和的界,而把现象贬低为仅仅是幻觉或显现的观点。两位思思想家,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讨论、发展和批判的是笛想家都坚持认为是人类创造了道德价值并试图给予生卡尔、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像海德格尔、活以意义。正如尼采认为那些消极接受价值的人已被教雅斯贝尔斯和德里达这些伟大的大陆思想家每人都写育成英雄们驯服的羔羊一样,萨特也以讽刺的口吻谈到有一本关于尼采的书,并受到他的思想的巨大影响,而那些认为存在一种绝对

4、客观的价值的“虔诚”之徒。萨特几乎对尼采视而不见,只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当我们尝试着对价值的终极来源进行比较深入的提到他两次。当然,影响是一回事,思想上的一致性是解释的时候,萨特和尼采的关系就变得不这么简单另一回事。在思想史上思想家们各自独立地达到相似了。尼采认为一个国家或个人的善与恶的观念诉说着的立场并不罕见,特别是当他们处在相似的时代面对“他们的权力意志的声音”。对于萨特而言,我们接受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是,像萨特这样的哲学或假定的价值是我们实现合理的存在和变成自在自为家忽视了前辈们在同一领域的思想,他自己也许不知的基础工程的一部分。

5、由此可见,这两位思想家都把人不觉中同前辈们走上了相似的道路,但也在许多前辈看作浮士德式的奋斗者,但把萨特和尼采一样看作为已经提出警告的问题上再次误入歧途。一个权力意志的支持者则是不恰当的。初看起来在尼采和萨特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总体上的一致性,对此只有少数评论家持有异议。尼采和萨一、萨特不是权力意志的支持者特都是激烈的无神论者,他们直面宇宙没有内在的意很显然,萨特反对一个对存在进行心理分析的尼义或目的的事实,而不像其他的一些思想家试图用谈采。在《存在与虚无》中,他拒绝一切用具有普遍实在性论绝对精神或绝对存在来代替基督教神学死了的上倾向的术语来解释个体

6、的行为的理论,并对诸如利比帝。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在一处提到尼采的地方支多和权力意志这样的观念作了详细的批判。萨特坚持[收稿日期]2003-03-20[作者简介]顾志龙(1965-),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2003.3NTSFXYXB77认为不存在不可还原的心理—生理实体,但存在其他当我们评价这类理论时,它们之中哪些是开放的、的那些个体可以借助他或她的自由加以否定的设计或内容丰富的和经验的,哪些是狭窄的和还原主义的是谋划。他否认对权力意志的追求是人类的普遍性质,否十分重要的区别。我们可以从

7、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利认在意识中存在任何晦暗的持久的意志实体,甚至否比多概念的比较中看到这样的区别。弗洛伊德绝对是认人类具有任何固定的天性或本质。还原的,他坚持认为“利比多这个名词只适用于性生活然而,萨特对权力意志的批判只适用于对尼采思的本能力量”,而荣格则用这个名词来指称所有的本能想的流行的误解。虽然尼采的“意志”起源于叔本华的的精神力量。就此来看,当萨特把自己与弗洛伊德相比形而上学理论并且有时还以招致本体论化的方式被谈时显然具有革命性,但与尼采相比他关于人的观点却及,但像自为一样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它总体上无法说更开放或更少还原。是一种比喻并

8、且是现象学的。这种情形就象萨特的“自很可能,萨特以及他的许多评论家会对上述结论为”概念,它不应被看作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