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

ID:38229096

大小:1.75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5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_第1页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_第2页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_第3页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_第4页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_第5页
资源描述:

《_思乡的张力——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_冯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orumofArts艺苑欣赏评鉴欣赏评鉴ForumofArts艺苑今中外,音乐都能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情感的直接交流达成共识。然而,一种约定俗成的现代观念似乎把这种“音乐”之“乐”单纯等同于“娱乐”之“乐”,“合爱”的社会功能则被淡化了。现代生活被切割为“娱乐”与“工作”两截,晚上去卡拉OK的人们更多寻求的是对白昼高压状态的“放空”。如果有人在唱歌时依然保持平日的严肃,人们会嘲笑他“放不开”。于是,“放开”、“减压”、“娱乐”渐渐成了“乐”表面上的唯一功能。即使如此,卡拉OK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具有“合爱”的文化功能。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传统的东亚儒家

2、伦理建立在义理(礼)与人情(乐)两大始基之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这些古老的理念排空,白昼的现代生活被技术理性与科层制管理模式约束着,人类的自然情感得不到有效的抒发;于是,夜晚的“娱乐”反而是对自然情感的回归,在“放空”的过程里,人们悬置了白昼生活的精神重负,沉浸到人伦关系的脉脉温情之中。此外,东亚人看似对公共事务(福利、治安乃至参与政治)十分冷漠,但实际上“在这种缺乏公共责任感的另一面却是强有力的私人相助的传统,它远比西方任何情况下的意义都更强烈。……仁爱的精神——且经常是非常博大的仁爱精神——存在于东亚,但却往往只针对自己[2](P134)的家族或邻里,

3、而不是泛泛于整个人类社会。”唱卡拉OK的时候,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主题在宽屏电视上滚动呈现,人们在光影声色的刺激之下让躁动不安的自我获得了情感的扎根。即使接受了全球化的生存方式,传统文化的血缘也无文/冯庆法切断。“仁者亲亲”的古训依然有效。卡拉OK表面上是为了排遣寂寞而“娱乐”,细究起来则守的结构进而变得流动且开放。此外吉登斯也看到,人们的是一种综合的文化仪式,不同种类和风格的音乐携带着庞杂自我认同与现代性的普遍化过程是同时发生的,通过每一个“思乡”的张力的文化符码,潜移默化地帮助每一个歌唱者实现自我人格塑人对自我的反思和建构,一种综合的文化生活秩序得到建立。造

4、。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卡拉OK和流行音乐进行严肃的分析。卡拉OK就可以被视为这样一种建构自我认同的现代“游戏”:——《北国之春》、《鹿港小镇》中的现代性认同文化学家格尔茨认为,对文化的分析应当是“一种探求意义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反思性区隔,对梦境般私人体验的审美表的解释科学”,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对分析对象进行“深描”式现,对作为事件和情景的歌曲的反复吟唱,一种“生活政治”【摘要】卡拉OK娱乐具有传统的伦理功能。通过对卡拉OK文本的符号解码和语境考察,分析其中的现代性张力,可以探索东亚的解码和阐释,挖掘其“意指结构”与“概念世界”;这种阐得到发挥,在其中,人们能够将“个

5、体的生命历程与道德性[4](P9-10)现代人的自我认同机制。在《北国之春》中,一种“向上的情绪”展现了日本昭和时期的大地产现代性逻辑;《鹿港小镇》则以一释应当是是语境的、融贯的、微观的,以求达到对“巨大的及生命有限这样广泛的论题联结起来”,社会的、伦种“下沉的情绪”暴露了台湾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之中“徘徊”的处境。传统伦理精神在现代性的入侵之下被利用与修改,这文化景观”的学术化展现[3]。对于卡拉OK和流行音乐而言,理的意义进而生成。给东亚现代人带来了认同的危机,对普遍人性的回归将是唯一的出路。这样的分析必将伴随着对歌曲主题与形式细节的具体把握,为了说明这种

6、“反思”与“认同”的发生机制,我们需进而展开对其语境背景——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张力的考察。要分析具体的卡拉OK文本。这里选择的是《北国之春》和《鹿【关键词】卡拉OK;认同;现代性;传统;伦理“现代性”是一个宏大宽泛的理论命题,在这里我们港小镇》这两首国人并不陌生的经典名曲。由于迎合了时代主要关注其中与“个体认同”相关的方面。社会学家安大潮,《北国之春》(1977)得到日本人民的普遍喜爱,其演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外延性唱者千昌夫也在30岁时一炮走红。在中国,这首歌被知名歌(extensionality)和意向性(intentionality

7、)这两‘极’手邓丽君、蒋大为等先后翻唱,成为华语流行乐的经典。台一、卡拉OK、东亚伦理与现代性自我认同之间不断增长的交互关联:一极是全球化的诸多影响,另一湾流行乐教父罗大佑28岁以歌手身份出道,《鹿港小镇》(1982)汉学家贝淡宁认为东亚人的卡拉OK娱乐是对儒家礼乐教化传统的现代继承[1](P95、P97)。这种来自“他者”极是个人素质的改变。”“现代”意味着全球化新秩序的来临,是他的处女作。这首歌奠定了罗大佑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的这给每一个生存个体带来感官与意识上的强烈冲击。吉登斯音乐风格。把这两首来自不同文化圈但几乎同时代的歌放在的判断可以给中国的文化研究者

8、提供一个别样的观察视野。《礼记·乐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