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24070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唐诗气象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诗气象初探[摘要]: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初唐时期的诗歌既有齐梁余风的绮错又伴随风骨、兴寄;盛唐诗脱胎于初唐而蓬勃发展,气象磅礴;中唐诗歌虽露出浓厚的悲凉感伤,但开辟出了诗的新途径、新风貌;晚唐诗歌的基本旋律为深沉郁结的忧患意识,一片冷清黯淡,诗境便再也难有大的开拓,唐诗也就自然降下了帷幕。[关键词]:唐诗气象意境分期推研许多历史著作,很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把气象作为诗歌的重要组成,像南宋的姜夔(注①),他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把气象
2、作为诗歌的四要素之一。明代陈霆(注②)的《渚山堂词话》里说:“昔人谓:凡诗言富贵者,不必规规然语夫金玉锦绮。惟言气象,而富贵自见,乃为真知富贵者。”元代范德机(注③)在《木天禁语》里说:“又诗之气象,犹字画然,长短肥瘦,清浊雅俗,皆在人性中流出。”明确指出气象是从人性中流露而出。刘熙载(注④)在《艺概.诗概》里说:“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这里的“气象”指的是诗中诗人的主观精神得以寄寓的客观景象。综合来说,诗歌的“气象”,是指诗歌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精神气质、时代风貌和美学品质。“气象”是最能够反映文化
3、景象和意义的,虽唐诗研究者众,但对于唐诗气象,现在最受推崇的还是严羽(注⑤)和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学说。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注①: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注②:陈霆(约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居士,隐居仙潭后,更号渚山真逸,晚号可仙道人。明代人。词人、作家。其所著《渚山堂词话》为明代词学
4、著作中之佳者,存录元明之际诸多散逸词作。注③:范梈(pēng)(1272~1330)字亨父,一名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元代官员、诗人,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之一。注④:刘熙载(1813~1881),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注⑤: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其诗集名《沧浪先生吟卷》,共收入古、近体诗146首。《沧浪诗话》附于诗集之后。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他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指出盛唐
5、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描绘了唐代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胡应麟(注⑥4)截取了盛唐、中唐、晚唐时代的三句诗来象征三个时代的诗歌风貌:“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水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初唐体质浓厚,格调整齐,时有近拙近板处。盛唐气象浑成,神韵轩举,时有太实太繁处。中唐淘洗清空,写送流亮,七言律至是,殆无可指责。而体格渐卑,气运日薄,衰态毕露矣”(注⑦)。故此,
6、从唐朝诗歌的发展入手,仿高棅的初盛中晚四唐说(注⑧),对四个时期唐诗的不同气象分部研究。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初唐时期的诗歌既有齐梁余风的绮错又伴随风骨、兴寄;盛唐诗脱胎于初唐而蓬勃发展,气象磅礴;中唐诗歌虽露出浓厚的悲凉感伤,但开辟出了诗的新途径、新风貌;晚唐诗歌的基本旋律为深沉郁结的忧患意识,一片冷清黯淡,诗境便再也难有大的开拓,唐诗也就自然降下了帷幕。唐朝二百八十九年,不仅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种享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更有
7、无数优秀诗人,包括善写古风的陈子昂,长于山水和禅悟诗的王维,工于行旅风光田园生活的孟浩然,在边塞高歌的高适、岑参,敢于以文为诗的韩愈,诗风奇诡怪异的李贺以及被人并称为“小李杜”的杜牧和李商隐。各种清新的、雅致的、缠绵的、空灵的、洒脱的、恬静的、活泼的、飞扬的、雄奇的、脍炙人口动人心弦的美丽诗篇,构成了唐诗的灿烂。唐诗的璀璨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唐统一中国后,军事力量强大,政治开明,以才取士,经济政策宽松,文化上儒、道、佛兼容并蓄,胡汉各民族乐舞交融。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
8、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国运昌则文气盛。唐诗繁荣的众多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科举用诗。平康(注⑨)里饮酒赋诗,彰显才华,成为一时风尚。热风所炙,全国皆诗。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安史之乱”到孝宗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