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23546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人文地理论文(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11014刘举韬经济系2011级财务管理1班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文地理探究班固在《汉书·沟洫志》“赞”中说:“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即黄河。浩浩黄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黄河的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由于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曾在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一黄河三角洲曾经沧桑巨变。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徙往往导致主河道的改变,黄河曾北自静海东流,也曾南夺淮河人海。从广义的角度讲,以河南巩县为顶点,北起天津,南到黄淮的广大区域,都可以称为黄河三角洲。从狭义的角度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黄河人海口变动.
2、黄河三角洲所指的地域范围也不尽相同,使人们对黄河三角洲的概念产生了歧义。从现实的角度看,人类有意识地开发三角洲是20世纪晚期的事,而且往往立足于河流现状的界定。因此经济地理意义上的黄河三角洲.系指今天滨州和东营两个地级市以及淄博的高青县。这一界定是由黄河主河道的现在位置决定的,同时属于古代黄河三角洲之一。黄河三角洲地区西、南有长白山脉,东临大海,中部广袤如砥,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地之一。由邹子孙家遗址可见。至迟在距今八千年的后李文化时代,这里已出现人类生活的足迹,逐步形成较多的聚落,到三代时发展成一系列方国:“少吴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崱。汤时
3、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姑氏,皆为诸侯,国此地。”(《汉书·地理志下》)秦朝时,黄河三角洲属于齐郡;西汉时属千乘郡;东汉时属乐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南燕和北魏等;唐宋时属渤海郡;明清时属武定府。从地理环境上看,黄河三角洲处于山东北部、鲁北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大致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渐次过渡到渤海。全境以小清河为界,呈现南北两类地貌:小清河以南,长白山脉地势高峻,连绵起伏,植被茂密,主峰摩诃顶有“副岳小泰山”之称;小清河以北,地势平坦,分别为黄河冲积平原、滨海草原、近海滩涂。从物产种类上看,黄河三角洲是重要的对虾产地,又是海
4、产基地、海盐基地.素有“百鱼之乡”的美称,黄河鲤鱼、黄河刀鱼、银鱼、毛虾都是别具风味的特产。现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枣、水产、牧草“五个百万亩”基地。无棣金丝小枣、沾化冬枣、惠民蜜桃、邹平水杏、阳信鸭梨等各具风味,沾化县更被命名为“冬枣原产地”和“中国冬枣之乡”,是国内最大的冬枣生产基地,和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优水产品一起名扬海内外。从生态资源上看,黄河三角洲生态资源繁多,据初步调查有八百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等。有野生植物上百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各种鸟类约一百八十馀种,被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议的
5、达一百馀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三十馀种。从交通条件上看,黄河三角洲西接德州,南与济青高速公路相连,北通天津、北京,是连接鲁、京、津的重要通道。铁路南接横跨东西的胶济铁路,经淄博、济南。与纵贯南北的京沪铁路相连。东营机场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的国家二级机场和国家规划中的华东十大机场之一。三黄河三角洲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自北向南有小清河、黄河、徒骇河、马颊河等几大水系,形成土地肥沃、水源丰沛、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经济比较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耕田
6、》中记述了黄河下游的农业生产状况,齐国整地犁田已采用先进的“蔚犁”。中耕锄草的锄也被推广使用,收割、脱粒等农产品加工和储藏工具也有较大进步,同时出现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一系列栽培技术。北宋前期,黄河三角洲以发达的农业经济为朝廷所倚重。宋仁宗庆历六年十二月,贾昌朝上奏中提道:“朝廷以朔方为根本之地,御备戎虏,取材用以馈军师者,惟沧、棣、滨、齐最厚。”(《续资治通鉴》卷50)棣、滨两州成了朝廷朔方军需用粮的重要供应地。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农业呈现出新的特点。除种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粮食作物外,还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棉花。齐东县与临邑、郓城、东
7、昌并称山东四大棉花产地。棉花外运到济宁、聊城等地,并通过运河远销至江南。棉花成了黄河三角洲的主要经济来源。纺织业是黄河三角洲的优势部门。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先民就为遮体御寒而纺线织布。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纺轮、骨针等.即为当时织布成衣的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鼓励植桑养蚕。让百姓于房前屋后广植桑柘,黄河三角洲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齐国重要的桑蚕产地,纺织刺绣成为齐国“恒女无不能”(《论衡·程材篇》)的手工技艺,并代代延传。唐宋时期.棣州优质精美的丝织品为朝廷规定必交的税种与贡品。唐朝每年向棣州征绢十匹,棣州绢成为与淄川绫、博州绸、齐州葛
8、齐名的纺织精品。明清时期,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棉织业迅速发展,滨州“地产木棉,种者十八九,妇女皆勤于纺织,男则抱而贸于市,乡间比户杼轴之声相闻”(咸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