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

ID:38215881

大小:7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 大一(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大一上)一、填空题1、神话的分类: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传奇神话2、《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4、东汉论说散文代表作家及代表作:5、诸子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二、选择题诸子散文《论语》→《淮南子》中的成语,如“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三、名词解释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仁”是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2、楚辞:1、是指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以屈原为代表的带有浓郁楚国文化色彩的不同于《诗三百》的新诗体。2、是一部总集的名称P1303、《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

3、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四、简答题五、论述题(举例说明)1、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比即比喻,兴即起兴(联想),赋即铺陈直叙。P492、《左传》散文艺术成就:n善于叙事。在叙事的丰富性、生动性方面,比较《春秋》有长足进步。它的情节往往富于戏剧性。如《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n善于写战争。如《城濮之战》n善于在变化中刻划人物性格。《晋公子重耳

4、出亡》n善于纪述人物之间的辞令之美。《烛之武退秦师》n语言简练生动,富有文采,并常常借用歌谣谚语,对情节进行暗示、评价。对于后世的小说创作有明显影响。3、《庄子》文学方面的特点n具有独特风格。受其哲学体系制约,并受原始神话和楚国文化浪漫主义精神的影响,其文章风格体现高度抽象与丰富具象的有机结合。重视内容意旨表达,不讲究章法结构的组织。如《逍遥游》n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n寓言特点:虚构色彩明显;联想丰富,构思巧妙,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自然现象拟人化。如《秋水》n善

5、用譬喻,运用灵活。n总体风格汪洋恣肆,富有瑰丽、谲诡的色彩。n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使读者有和谐的节奏感。4、《离骚》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n第一、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翁的形象。n第二、创作方法的突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而以浪漫主义为特色,是二者的完美结合。n表现手法的开拓。对比兴手法的运用作出了重大开拓,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n开后人以情寄物,托物以讽刺的先河。n第四、形式和语言的创新。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n大量采用楚地方言,以及对偶等语言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具有

6、浓郁的地方色彩。5、如何理解“秦世不文”n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此后十五年间,战国百家争鸣结束,诸子异说绝响,《诗》、《骚》抒情传统随之消歇。《汉书·艺文志》载秦有杂赋九篇,歌诗八篇,儒家羊子、名家黄公若干篇。但或毁于嬴政焚书坑儒,或尽于项羽咸阳之火,皆不传于后世。今所得者,唯秦世君臣诏令奏议之文与称颂功德的刻石之文。故《文心雕龙·诠释》云“秦世不文”。秦世不文不独是秦的文学特征,也是秦的政治特征。6、《孟子》散文特点n首先具有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具有雄辩力量。n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

7、n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n常用比喻或穿插寓言故事,陈说事理,论辩是非,既吸引人们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如《尽心下》n巧妙地利用对问体结构,使双方观点对立鲜明,真实再现论辩过程,行文生动逼真,有情节化、故事化的倾向。n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罕有艰深之辞、生涩之句。其语言艺术,历来倍受称道。n句法丰富多变,散、骈、整、排句、感叹、诘问,等自由变换。对句、排句大量使用,一气呵成,气势逼人,极大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7、《史记》、《汉书》思想成就比较:n同:都体

8、现了实录精神。n异:《汉书》的史学见解、史学精神和文学成就,不如《史记》。n1.《汉书》对人物事件抑扬褒贬,常常有失公正客观,少有《史记》的批判锋芒。n2.《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汉书》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n3.司马迁作《史记》站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