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旧唐书_地理志_西南地区正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3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Vol.20,No.32005年7月Journalof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Jul.,2005《旧唐书·地理志》西南地区正误卢华语(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重庆,400715)[提要]《旧唐书》虽经校勘,然仍有不少未尽善处。本文对《地理志》所记西南地区所涉诸州的州县领属、所领县数、设置时间及其变更等的失误,进行了订正和补遗。[关键词]《旧唐书·地理志》西南地区正误[中图分类号]K92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5205(2005)0320140204[收稿日期]20042072
2、31[作者简介]卢华语(1950-),女,重庆大足人,大学本科,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西南区域经济和唐代经济。(后晋)刘日句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第三,另据《隋书》卷29、822页载,嘉川1975年5月版)虽经校勘,然仍有不少未尽善县为隋县,属义城郡。故前记嘉川县沿革“隋属处。以《地理志》为例,除衍文、脱漏外,其州静州”,当作“隋县。武德初属静州。”县沿革如设置时间、州县所属等,前后矛盾,相2.集州州叙,“隋汉川郡之难江县。武德元互抵牾,均非个别。现仅就西南地区(今川渝滇年,置集州,仍割巴州之符阳、长池、白石三县黔)所涉各州有关讹误,摘
3、抄若干条,胪列于来属。又置平桑县,凡领五县。八年,以符阳、后,以就教于高明。白石属壁州。贞观元年,废平桑县。二年,又1.利州嘉川县沿革:“隋属静州。贞观十七置。六年,又省平桑、长池二县。八年,又割壁年,割属利州。”(卷39、1531页)。这里“隋属州之符阳来属⋯⋯旧领县一”(卷39、1534页)。静州”之说有误,“隋”后有脱漏。这里“旧领县一”有误。第一,隋代无静州。隋在文帝时,地方行政“旧领县”,即贞观十三年所领之县(见翁俊区划曾设州、县两级,但炀帝已改州为郡,遍查雄《唐初政区与人口》第36页,北京师范学院《隋书·地理志》,即使在文帝时,亦不曾设置出版社19
4、90年8月版);依前引州叙,武德元年静州。集州领五县,当即难江、符阳、长池、白石、平第二,静州设置时间在唐代而非隋代。《旧桑。其后,以白石属壁州,省长池;平桑几经废唐书》卷39、1535页载集州地平县沿革:武德置,最后仍省;符阳一度割属壁州,后又归属集二年,“改狄平为地平。其年,置静州,领地平、州。如此,则贞观十三年集州仍然有难江、符阳嘉川、大牟、清化四县”。《新唐书·地理志》卷二县。以上诸县废置及归属变易,又见《新唐40、1037页巴州清化县沿革云:“武德元年置静书》卷40、1036页。显然,前叙“旧领县一”州,又析置大牟、狄平二县。”关于静州设置时当作“旧
5、领县二”。间,两《唐书》所记或作武德元年,或作武德二3.集州符阳县沿革,“汉县。武德元年,属年,虽有一年之出入,但在唐初则是一致的。集州。三年,改属壁州”(卷39、1535页)。这·140·里“三年”有误。前州叙以符阳武德八年属壁后当增“五年”二字。州;《新唐书》卷40、1037页壁州属县亦作符阳71夷州州叙,“贞观元年,废夷州,省夜于武德“八年来属”,故“三年,改属壁州”当郎、神泉、丰乐三县,以伏远、明阳、高富、宁作“八年,改属壁州”。夷、思义、丹川六县隶务州,⋯⋯四年,复置夷4.蓬州仪陇县沿革,“梁置。武德二年,属州于黔州都上县。六年,又置鸡翁县。十一年,
6、万州。州废,还蓬州”(卷39、1537页)。这里又以义州之绥阳、黔州之高富来属。其年,又自以仪陇属万州的时间为武德二年,误;而何时都上移于今所”(卷40、1624页)。这段州叙,“州废”,亦无记载,显然有脱漏。两处有误。同卷1536页蓬州州叙以仪陇属万州的时间第一,关于高富县割属夷州前的归属。前言为武德三年,《新唐书》卷40、1037页蓬州仪陇贞观元年隶务州,后面又言十一年,又以“黔州沿革亦记,“武德三年以县置方州”(“方”误,之高富来属”,则高富隶黔州,前后抵牾。按同当为“万”)。并云“八年州废,还隶蓬州”。据卷1626页思州州叙云,贞观“四年,改务州为此,
7、前“武德二年,属万州”当作“武德三年,思州”。“十年,以高富隶黔州”,这说明高富在属万州”;其后则应为“八年,州废,还隶蓬割属夷州前,曾经划归黔州,应当交代,故“十州”。一年,又以义州之绥阳、黔州之高富来属”当作5.壁州属县记“巴东,开元二十三年六月,“十年,以思州高富属黔州,十一年改属夷州,置太平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又以义州之绥阳来属”。县”(卷39、1538页)。这里,“巴东”明显有第二,州叙所记属县与下文诸县沿革所列各误,当是“东巴”。县矛盾。依州叙,夷州属县有高富、鸡翁,然而第一,巴东是隋旧县,属巴东郡(见《隋诸县沿革却不列此二县,则此二
8、县无所归属。据书》卷29、8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