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10223
大小:186.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3
《第一位美国科学院华裔院士-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疑,王晓东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学研究实力的象征。转贴者读硕士时曾经有幸现场聆听晓东博士的讲课。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晓东博士的博士经历非常非常的一般,他的成功完全来自于他博士后所取得的成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原作者一开始就从晓东博士的博士后经历开始讲起的原因吧!今天看到一篇帖子,觉得对所有的研究生的弄清楚怎样做研究是非常有用的。启示:由于王晓东的研究逻辑清晰,方法简单明了,在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通过预测文献的内容以及当年王晓东即将开展的工作,我得到了象看推理小说一样的乐趣。而预测之外的许多工作都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正是这些乐趣与受益支撑我花很多时间和努
2、力看完文献并写下此文。这种受益是全面的:不同assay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纯化得到的蛋白的不同;体外重建的清晰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发现有几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都远远超出所发表杂志的要求,而国内实验室肯定会牺牲竞争需要的时间往高分杂志投,或者将文章拆成几篇;文章文字的简洁;通过突变分辨是自剪切还是其它蛋白的剪切;体外实验应该取得体内实验的支持;为了确证最好用不同的细胞株不同的调亡刺激重复实验;对于王晓东为何在高度竞争的领域能一直处于领先,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猜测;对于调亡的研究,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正文本文是我在博士阶段写的基础综述。这篇综述花了我相当长的时
3、间,我看了王晓东实验室所有的文章,甚至将他讲课的故事和他E-mail给我的essay都揉了进来,思路是理清楚了,语言却还是晦涩的,有些甚至是卖弄的和夸张的。本来想着有时间再整理润色一下,然而交差之后一年过去了,这篇文章却仍然躺在电脑的某个角落。我相信对王晓东感兴趣的人很多,却少有人真正去研究他的文献,理解他的工作思路。尽管文字晦涩,相信感兴趣的人还是能从这篇综述中获得某些信息。物该尽其用,把它贴出来,权当献给Biology板的圣诞礼物吧。故事外的故事四年前,我在走进教室的时候碰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晓东。王穿着灰色调的衣裤,背着一个很土的绿包,身体不是很挺拔,脸
4、宽大且棱角分明,要不是走路的时候有一些坚定,很容易被别人当作进城的打工汉。他从最简单的开始讲起,科研需要三板斧,要是能掌握两板也不错……渐渐地教室的气氛有点反常,好像大家都在屏息一样:他在讲他和学生刘雪松进行纯化蛋白比赛的故事……及至他用漂亮的数据图将结果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象听了一次武侠传奇一样如梦方醒。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讲故事般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加深这种印象,两年之后我又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再次听了他的课。而当时我刚好有纯化一个未知因子的打算,于是我浏览了他的实验室主页。在我粗粗翻阅了他发表的文献之后,我惊奇地发现他的重要发现基本
5、上都是用“建立体外检测体系-跟踪纯化活性”的模式进行的。我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我在博士三年级被要求写综述的时候,我决定研究他的论文,把这一模式彻底搞清楚凋亡的线粒体途径-王晓东的科研思路追踪关键词:调亡、程序性死亡、线粒体、caspase、王晓东摘要: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是生物学界阐明得最为明确的信号通路之一,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在此领域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华人科学家王晓东。他利用经典的生化技术无可辩驳地发现并梳理了这一通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王晓东的论文,试图追踪王晓东的科研思路,并以此为主,再现这一领域激动人心的发现历程。从博士后研究开始
6、-技术训练与选题的由来1991-1995年,王晓东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训练,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JosephL.Goldstein和MichaelS.Brown教授,从事胆固醇调节基因的表达调控的研究。1993年,王和他的同事利用gelshiftassay跟踪纯化,从Hela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与低密度脂蛋白promotor的调控序列相结合的蛋白SREBPs1,2。这是王最早操练“体外assay跟踪纯化进程”的方法,王正是利用这种方法随后在凋亡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炫目的实验。SREBPs是膜定位蛋白,它的膜结合域被蛋白酶切除后,才能进入核内,
7、调控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基于SREBPs被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切为两个片断的现象,王晓东建立了体外assay,跟踪活性,通过不同性质的一系列纯化柱,部分(partially)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对蛋白的两个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它与后来统一命名的Caspase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icificprotease)同源3。而之后的实验表明Caspase3本身在细胞凋亡中也能够剪切SREBPs,凋亡通路通过这种方式干扰膜蛋白的代谢,从而导致细胞膜泡状化(blebbing)4。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王晓东的目光从胆固醇调节基因转向
8、了凋亡。传奇的前奏-细胞调亡的研究背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控制的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