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97970
大小:1.3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湿法炼锌系统氟氯状况及开路措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湿法炼锌系统含氟氯状况试验研究及开路措施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电锌规模不断扩大,原辅料带入湿法炼锌系统的氟、氯含量富集越来越多,造成电解阴阳极板腐蚀加剧,槽上操作环境恶化,烧板,电流效率下降,能耗增加,制约工艺指标及影响各工序正常生产,增加运行成本,极板制造车间供板短缺,直接威胁公司后续正常生产。对此技术组进行系统氟氯调研、平衡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制定相应减轻系统氟、氯开路措施,严格控制高氯液体和固体进入系统,适时开路高氯液和渣,使新液氯达到合格要求,保持湿法系统平衡稳定,正产生产。一、湿法炼锌系统含氟氯平衡分析1当
2、前湿法炼锌系统氟氯走势表12013年1月-2014年8月新液Cl变化情况6表22013年1月-2014年8月废液Cl变化情况表32013年1月-2014年8月新液F变化情况表42013年1月-2014年8月新液F变化情况6表52009年-2014年8月系统Cl变化情况表62009年-2014年8月系统F变化情况2进入湿法炼锌系统氟氯平衡分析6二、试验研究针对系统氟氯含量富集,采用HYC700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技术研究。1、研究新液单柱过柱次数对氯氟的影响,1次、2次;2、研究新液单柱过柱时间对氯氟的影响,1h、1.5h
3、、2h;3、研究废液串联过柱时间对氯氟的影响,每隔1小时;4、研究废液串联过柱次数对氯氟的影响;5、研究废液以次通过阴离子树脂,再过阳离子树脂,对氯氟的影响,时间1h,过柱1次;6、研究废液以次通过阳离子树脂,再过阴离子树脂,对氯氟的影响,时间1h,过柱1次。氯由1.25g/l降至0.33g/l,氟由0.0073g/l降至0.0016g/l,受实验条件影响,下步将制作离子交换柱进行试验。三、湿法炼锌系统氟氯控制及采取措施1挥发回转窑及多膛炉操作控制的优化6常规浸出渣是湿法系统排出氟氯的最重要途径达80%以上。挥发回转
4、窑脱氟氯率均为60%,多膛炉脱氟氯率分别为90%、55%,二段总体脱氟氯率分别为96%、82%,高温回转窑脱氟氯率稍高。挥发回转窑挥发过程中,窑尾温度控制为450℃-550℃之间,窑身转速在60-80秒/转。多膛炉焙砂层温度控制为680℃-730℃之间,时间不少于1小时,投料量小于3.5t/h,负压使烟尘率为2-3%,上述条件较优。而高温回转窑脱氟氯,窑头(尾)温度控制为400-450℃之间,窑内为氧化气氛,风压微负即可。2严格锌精矿及辅料含氟氯控制一般要求锌精矿含Cl≤0.5%,F≤0.2%,从颜色、分析抽检等加强
5、原料把关,避免混有锌浮渣、此间氧化锌等含氯高的原料入库,严格控制辅料(锰粉、碳酸锰、焦末等)氟氯含量,按国标采购,加强分析检测。3自产锌浮渣的适当配料及脱氯处理根据锌熔铸氯化铵的消耗(1.2kg/t)及氯化铵的氯含量(65%),按月产12000t电锌计,则每月从焙砂炉配料而进入湿法系统的氯量为:12000/1000x1.2x65%x30%x25%=2.34t。目前堆存外售,作为以后攻关项目,采用水洗重选脱氯。4铟萃余液脱氯对于铟回收萃余液氯高量大(氯2-3g/l、40m3/d),萃余液1/5(6-8m3/d)用于贵铜
6、渣的酸洗脱氯;20-25m3/d用于水处理碱法沉锌脱氯;其余10-15m3/d排至酸浸罐。8月中旬以来,布袋尘直萃中上清减法沉锌工序开车后,中和液排至污水站;因处理能力有限,致使萃余液除酸洗贵铜渣外(6-8m3/d),剩余30-35m3/d排至酸浸罐,对萃余液进行处理:①6铟直萃碱法沉锌水排至污水大池进行处理;萃余液排至PP罐,单独进行沉锌处理。污水站三班生产,尽最大能力消化萃余液。②在污水站新增加一台沉锌罐,达到全部处理萃余液的能力,贵铜渣使用萃余液处理改为酸洗处理,改造时间限9月底前完成。5用铜渣对氧化锌中上清进
7、行脱Cl因目前铜电解生产阴极铜产量低(20t/月),且阴极铜质量差,销售困难;加之目前铜电解废液中Cl-含量较高(0.8g/l),废液返回湿法系统造成大系统Cl-升高。为降低大系统含Cl,建议暂停铜电解生产1个月(到期根据生产情况再决定是否复产),同时将镉回收及银回收的铜渣及贵铜渣用于氧化锌中上清脱Cl工艺,进一步降低系统含Cl。6加强与科研院校开发合作目前,正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展极板研究,已完成小试,等大板做好后,进行锌电积系统试验。继续进行系统脱氟氯技术攻关,试验研究。生产技术组2014年9月20日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