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象的爬行实验

米象的爬行实验

ID:38187307

大小:81.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米象的爬行实验_第1页
米象的爬行实验_第2页
米象的爬行实验_第3页
米象的爬行实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米象的爬行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米象的爬行实验1、温度对于米象活动行为的影响(注意爬行轨迹的周期性)实验目的:确定温度对于米象爬行影响的范围以及米象的爬行规律实验材料:试验所用米象人工培养数代后羽化2周的成虫、容器选用30CM×30CM×2CM的的透明玻璃容器,在容器上在用透明的上面标有网格线的玻璃盖子,大小与容器的大小合适搭配、不同温度的水。实验方法:1、选取24头体格大小相近的成虫。2、用加热水温来调节所需的温度。分为8个实验组,每组重复实验3次,温度范围是5℃、10℃、15℃、20℃、25℃、30℃、35℃、40℃。3、在实

2、验前将每组用到的成虫放置在同样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4、将成虫中放置在容器同一位置,用小的容器盖住,然后在实验开始的时候取走小容器,并用水彩笔记录米象的爬行轨迹。5、用尺子测量长度,并找出爬行轨迹是否有规律性周期性。实验装置图:透明玻璃容器水实验结果及分析2、米象身体残缺对于爬行规律的影响实验材料:培养数代后羽化两周的健康的成虫,1实验中的容器及透明玻璃板、水彩笔、尺子等实验方法:1、对成虫的处理:主要是将成虫的前足、中足及后足分别去掉作为三个对照组。(另外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将前足(中足、后

3、足)的某一侧的足,左右足分别去掉观察爬行是否有偏向性)。2、实验前将处理后的成虫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选取能够正常生存运动的成虫作为实验用虫。3、和实验一做同样的处理,把成虫放置在容器的固定位置用小杯子罩住,待实验开始时,去掉小杯子。4、用水彩笔记录爬行的轨迹,并与正常健康状态时的成虫爬行轨迹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及处理3、障碍物对于米象爬行的影响(可以在障碍物上钻一些大小不一的孔进行设计)实验目的:米象的爬行是否有选择性的选取路线,个体之间是否存在联络交流,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交流的。实验材料:二

4、个大小合适透明的玻璃板、障碍物选用质地坚硬的纸片、培养数代后羽化2周的成虫。实验方法:1、纸片的处理:用两块玻璃将纸片夹住,在玻璃平面水平上对纸片进行并排打孔处理,孔的大小分为两种0.8—0.9mm,和1.4—1.5mm两种,孔的多少根据玻璃的大小来定,间隔进行打孔。2、用两块玻璃板夹住纸片,然后将30头米象放置在纸片前5cm处,在纸片的背面放置好小麦或者玉米。3、实验开始观察记录,米象是否通过小孔,通过小孔的偏向性(偏向于哪个大小的孔),还有第一只穿过小孔的米象的动作,是否和其他个体的米象存在一定

5、的交流联系。4、实验重复三次。实验装置:小孔成虫纸片玉米或者小麦4、光照对于米象爬行行为的影响(主要是根据在太阳光下米象会被晒死或者逃跑的现象)实验目的:观察米象的运动是否受光照的影响,光照下的爬行运动是否存在规律。实验材料:培养数代后羽化两周的成虫、不同强度的光源、纸板、食物玉米小麦实验方法:1、将成虫30头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并倒扣在玻璃板左侧上。2、用挡板放在光源的下面遮住一半是玻璃板上有一半的阴影部分。3、打开光源并放出米象观察30头米象爬行的方向、爬行的时间,记录第一头爬到阴影部分的时

6、间以及爬到阴影部分的数量。4、调节光照的强度进行以上实验步骤的重复。(以上第一组实验)5、待第一组实验做完后,对米象的处理依旧,只是在玻璃板的左侧同时放一些小麦或者玉米。观察米象是否会爬到阴影部分并量化。待完成后改变光照的强度重复实验观察不同光照下是否有所不同。(6、如果上述实验得到米象会根据光照的不同而躲到阴影部分区,那么对一部分米象进行持续光照下的饲养,饲养10天后,用这部分成虫重复实验观察有什么不同,如果存在不同并分析进化的原因,通过显微镜观察感光器官的变化)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装置:光源遮光板

7、玻璃板光照区遮光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