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与中国文学

玉器与中国文学

ID:3817327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6

玉器与中国文学_第1页
玉器与中国文学_第2页
玉器与中国文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玉器与中国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器与中国文学文题: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有众多反映。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艺术鉴赏专业2007级李静静邮编310024关键词:玉文化中国文学流传交融正文徐正论先生在《细说古玉》一书的扉页上写道:“懂得古玉就懂得中国人,懂得中国文化!因为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年的文化,玉的故事就是中国十亿人的故事!”读来似乎偏激了一点,但玉文化确实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她确实充溢了中国整个历史时期。玉的美是

2、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蕴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无穷的美。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玉者无声,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成为美德的代名词。因此,玉也是文人喜爱之物,常以此来比喻或自喻。汉语是世界上字数最多、涵义深刻、词汇丰富的语种之一,而其中不少美妙动听的洁词雅句都与玉器有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

3、。“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之意为:想起我那心上人,温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虽没有直接提到“玉”字,但形容男子如雕琢过的美玉一般,说明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将“玉”作为君子的象征。儒家文化的比德说也源自这里。之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题名,还有涉及玉的主题与情节。

4、描写玉工碾玉劳动及其不幸爱情遭遇的宋话本《碾玉观音》,与玉的关系就更为直接。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与玉、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石头记》——《红楼梦》,从女娲补天遗石——通灵宝玉——「命根」——贾宝玉——林黛玉……直到全书悲剧性的结局,无不贯穿着玉文化的诸种理念。 唐宋诗词中,用玉字或以玉字组句的,确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但以全诗吟玉或与玉密切相关的却不可多见。多以玉自比或暗喻。“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我国晚唐时

5、期一位重要的诗人李商隐之作,他的无题诗含义朦胧,意蕴深远。尤以《锦瑟》篇为最。暂且不说它的蕴意,读起来便是朗朗上口,千古流传。古之对其解读,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以玉来比喻自己的才能,这足以显示出古人对玉的喜爱与崇敬之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这是一首送别诗。“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

6、”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玉在诗词当中,依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用法与效果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在长期的玉文化、玉器的熏陶、培育之下,选用古文献上的名句或从日常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与玉相关联的成语颇多,这些成语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玉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的成语还折射出玉文化的部分内涵和玉工艺的一些技术环节。  “玉不琢不成器”见于《韩诗外传》。此成语说明玉器都是经过了既琢又磨的多道工序,方能成器,不是轻而易举的,告诉青少年,一个人要想成才、对社会有益,也要像制玉器那样经过磨砺,要长期地刻苦学习、提

7、高文化素养、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本出自元景皓之口(《北齐书》),其意是一个大丈夫不能为了苟且偷生而自损气节,激励中国人民为保持民族气节,宁肯牺牲自我,也不能屈服于外来敌人的威吓利诱。这个成语成了中国人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时刻的座右铭。中国人爱玉、崇玉、赏玉、藏玉,同时无不以玉德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行动标准和指南。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有众多反映。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

8、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结语通过对玉文化与中国文学关系的探索,在文学作品中,反应出玉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