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68264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再评沁园春· 长沙 课例--评课道路上的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评《沁园春·长沙》课例——评课道路上的成长◎周乐美评课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因为评课不是评判,随口说个“好”或“坏”,来几句溢美之词或挑几处小错误,评课是评论,而“教学评论是从一定的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针对并依托具体的教学进行的教学研讨活动”①。对语文老师教学能力的考评,也从以前单一的上公开课,到上世纪末的说课,再到现在的评课,这一变化也有其一定的理据。笔者一次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份广东课改实验区的教学案例——《沁园春·长沙》,仔细阅读以后,感觉很有收获,于是当时在旁边空白处写了几条简易的评论。今年我也有幸融入了新课改的
2、行列,随着一段时间对新课程的接触,觉得新课程中蕴涵着新理念,新理念改变了我对评课标准的一些看法。因而面对同一份课例,却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是之前的观点:作为公开课,该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比较新颖,但也应该考虑学生是不是真有收获。从老师让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这一块儿看,感觉不太现实,疑是作秀,与日常的教学课相距太遥远。在老师设置的“答辩”这一环节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有越俎代庖之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且不说学生的提问质量高低与否,学生能主动提问,觉得老师还是很成功的。这是当时写的主要几点,现在回过头来看,又有了不同的意见。曾经研
3、读过王荣生老师的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出发的评课标准,很受启发,但具体操作起来又感觉有难度。也许,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下面的评课思路我们更容易掌握。“一般来说,公开课应遵循这么四个层面,依次展开。第一个层面:这堂课是一个什么设计思路;第二个层面:这种教学设计思路运用得成功与否;第三个层面:这种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第四个层面: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是一种正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②因此,公开课必须具有鲜明的理论追求。对于自己之前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评课内容,现在最想推翻的就是第二点。因为当时的出发点是单纯从教学角度来看的
4、,而实际上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通俗点说,上公开课有点类似于T型台上的模特儿,窈窕淑女们身上的翩翩霓裳不是拿给台下的百姓穿的,是给台下的观众看的,它们展示的是服装界的一种流行趋势,体现的是服装设计师的一种设计理念。因此我把第二点改为:整堂课能体现我们现在提倡的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时对于学生的潜力,我们老师可能难以相信。但在更多情况下,是我们老师不愿放手,老是想把学生保护在自己宽大的羽翼下。课例中,这位老师让学生课外去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如果任务清晰、时间充裕,即使最后找出来的内容不是很完整、
5、很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录中,我们看到那位“生1”介绍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精益求精,让这节公开课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动感地带”。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要看这方法与目标是否一致了,如果方法运用得熟练,则更佳。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比较新颖的。比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强,采用了交流、答辩(生1告诉大家他的观点、然后得到别人的信息反馈,再进行双方之间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但是,关于辩论的内容我不敢认同。因为在这里这位学生虽
6、然课外资料搜集比较全面,但却不可能理解得很透彻,要招架来自全班同学的质疑,会勉为其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象征一下而已。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吃透文本,也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图式,他们的认知加工过程。再怎么新颖的方式,一旦与教学内容错位,就丝毫发挥不出它的作用。在这里,我其实已经把第三点也解释了。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把老师的主导地位给削弱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决定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生——生之间的交往则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③。一节课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就要掌握好学生原有图式和言语对象的连接点,过高或过低都不会有
7、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回答、自觉质疑,展开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是很不错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问的方式、提问内容的难度都要好好把握。例如,老师借“激浊扬清”一词引出词的风格的时候,有这么一个问句:“那么是不是婉约风格呢?”全班学生:“不是!应该是豪放词!”我觉得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这其中势必带上了形式的东西,学生心里到底有没有掌握、有没有内化,就值得怀疑。我对这堂课的教学方法还有一点建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抒情文本。此类文本
8、所表现的是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强调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而非普通的话语系统。所以如果单纯把这样的文本肢解开来解读,就会破坏它的整体性。在课堂中,似乎颠倒了感悟与分析的分量,其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朗诵,如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或齐读,在朗读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