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67072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11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上学期语文“主题学习”计划昌乐育才双语学校高爱华2012年9月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还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为此我们根据市有关要求开展
2、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为了更好地搞好主题学习,制定计划如下:一、明确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二、明确主题学习的目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大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发现和求
3、知的心理倾向。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强化积累,丰富读书摘录、古诗文诵读、优秀作文集等多种形式的积累活动。4.初步建立一套班级读书检测与奖励机制。三、主题学习丛书运用的策略:1.立足于课堂的课内阅读文本。主要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因此要找到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的联结点、切入点是有效实施主题学习的关键。我们将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自主合作阅读,搜集并阅读
4、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对事物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适时获得阅读的快乐。2.调整教学关系,提高教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学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新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四、教学措施学习一篇课文的同时拓展学习1、2篇文章。课文学习中习得学法,拓展阅读中运用学法。教师备课:结合
5、课本内容,老师从拓展阅读中精心挑选1——2篇必读文章,为课堂拓展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在具体到每篇文章的学习时,要突出重点,摒弃无效环节和无效问题。在备课时,共同研究,通览全组课文,精心研读文本,整体规划学习目标,突出每篇文章的训练重点。一篇文章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一两个问题,印成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学案来预习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用写批注的形式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下来。这一过程一开始老师要在课内带领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课堂教学:上课后,组织学生依据学案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把自己写的批注、感受
6、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班级汇报中老师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解感悟的方法:抓住细节,品味文字,体会感情。然后推荐学习拓展阅读中的一到两篇文章,运用方法,提高能力。同样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阅读拓展的文章,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然后全班交流。这样,学生课内得法,迁移运用,在阅读实践中提升感悟,增强积累,提高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总之,“主题”不仅是教学的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的形式。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中一定要立足“主题学习材料”,整合多种资源,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读、悟、记、听、说、写,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用结合,互
7、相促进,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012年9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