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6537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2012年研读课标制定计划激活中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读课标 制定计划 激活中考──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计划根据2012年中招考试安排,结合考试说明,面对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必须调整复习思路,采取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策略、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复习的针对性。一、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找准复习的“方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复习的最重要的资源。中考命题考试的依据,更应该是我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的依据。中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发挥其导向功能。我们经常听说课标,但是具体
2、怎样用课标,课标和考试有什么联系,有的老师可能还有疑问。在这点上往往是有些老师最欠缺的,即使有课标,也不会充分地去运用。在课标中规定了每个学习板块的若干学习主题,围绕着学习主题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就是中考命题要达到的要求。属于识记层次的学习要求,在课标中往往使用“列举、指导、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属最低层次,这类知识就多出现在选择题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学习要求,在课标中往往使“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此类知识的考察多属于中等
3、难度的题目。属于运用层次的学习要求,在课标中往往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此类知识多用于难度较大的试题,并且多用于主观性试题的考查。需要说明的是,三层次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另外,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因为它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和标尺,规定着中考思想品德的考试方向和范围、难易程度等内容,因而教师应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部分,准确理解中考指导思想和中考命题的趋向原则,整体把握考查范围及要求,明确中考思想品德各知识板块、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做无用功。历届中考试题历来是我们复习备考的
4、范本,也是信度最高的试题,它反映了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变化中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分析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我们复习备考不可缺少的环节。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试题取材广泛,试卷结构合理,突出能力立意,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这些都将是一定时期内中考政治命题的方向。二、制定计划,系统复习,直面中考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第一轮复习(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目标是回扣教材,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
5、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6、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习相结合,练习也以中低档题为主。同时,由于新课改形势下的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在这一轮复习中,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最好每节课都要用综合
7、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除认真研究做好《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老师也要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题要精而少,且具有综合性。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
8、,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