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近代汉语数词表示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0年9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ept,2000第22卷第3期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22No.3⒇近代汉语数词表示法田有成,曾鹿平(榆林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陕西榆林719000;延安大学党委办公室,陕西延安716000)摘要:本文从近代汉语经典文献中收集、整理、归纳出零数、整数、序数、虚数、约数、分数、倍数、问数等数词表示法,并比照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数词表示方法,从中发现近代汉语在汉语史上“桥梁”意义。关键词:近代汉语;数词;桥梁意义中图分类号:H109.3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00)03-0099-03近代汉语数词与古代、现代汉语数词一样,丰富多样、灵便活妙。从整体上看,它与古、现代汉语数词运用上有“大同”,更有“微殊”。本文从《五灯会元》(上中下)[1]、《清平山堂话本》[2]、《佛经文学故事选》[3]等文献中选取例证以说明近代汉语数词表示法及其与古、现代汉语数词表示法比较,从中见证近代汉语乃为古、现代汉语“桥梁”意义。一、零数表示法。同于古代汉语,往往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加“有”(读yòu又,甲金文字皆作“又”)。但加“单”字,则是近代汉语独有的。例下:1.一
3、日,谓众曰:“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以千岁称之[1](上、P124)。2.僧问:“达摩面壁,此理如何?”师良久,僧礼拜。师曰:“今日被僧一问,直得口哑。”上堂:“冬去寒食,一百单五。活人路上,死人无数。”[1](下、P1071)宋懔《荆楚岁时记》:“冬至一百五日为寒食。”这里“一百五”“一百单五”即“一百有五”“一百零五”也。当整数是“一”时,往往省去不用,直取量化。如:“借问途中事,渠无丈六身。”“汝道巨岳,还曾乏寸土也无?”[1](中、P305)二、整数表示法。基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与名词相组合,中间不用量词。
4、这点与古代汉语基数表示法同。但古代汉语中还经常出现基数词单独用在名词后面,不用量词格式。这一点在近代汉语中却不多见了。而现代汉语则全然弃之不用了。例下:1.《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有:吏二,缚一人诣王。2.我等诸女,一十六人,早起晚卧,如前请往。尔时慈者,即入彼城,升于宝殿。共十六女,无男之处,具受欲乐,以相娱乐。经于数年,数百千年……意喜而住[3](P68)。例一是典型的古代汉语。“吏二”即“二个吏”。“二”置名词“吏”后,且省去量词“个”;“一人”即“一个人”,置名词“人”前,也省去量词。这种格式直到中古、近代汉语仍沿用。如《聊斋
5、志异·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例二是典型的近代汉语。“一十六人”“十六女”,若译成现代汉语则量词“个”非要不可。三、序数表示法。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叫“序数”。其用法:①在数前加“第”表序(古、近、现代汉语同,略冗)。②有时,为了强调或修辞需要,还往往要在“第一”前加“最”“太”等程度副词表序之首。如“最小者,今犹未见。”“赏得若干宝,谁为最第一”[3](P9)。古代汉语序数表示法中,也常见在基数词前加“第”的,也有用“一”“太”⒇收稿日期:2000-06-15作者简介:田有成(1960—),男,陕西
6、华县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99“伯”“甲”“冠”“太上”“上”等表序之首,用“次”“其次”“次之”“下”“又”“再”等表序之二或三四等。如《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千石。”司马迁《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大索,其次被捶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不过,近代汉语要比古汉语加“最”,尤其是在“第一”前再加“最”更多见。至于现代汉语则规范化了。另外,除用“一
7、”表序之首外,近代汉语中,还经常有用其它整数表序。如“一”“二”“三”“四”或“一者”“二者”“三者”“四者”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表顺序系列。这些特征古代汉语是没有的,而现代汉语倒保留或改造用之。如例下:1.如来听我使问四事。一者谁能渡驶流,二者谁能渡大海,三者谁能舍诸生,四者谁得清净[3](P137)。2.我笑天下有痴,一曰我痴,二曰诸师痴,三曰王痴[3](P137)。3.如是三返,至第四过,佛不为出。……旷野鬼言:“如是如是,如来听我问四事。一者……二者……三者……四者……。”[3](P126)4.元杂剧《博望烧
8、屯》有:他家中也有那一爷二娘,三兄四弟,五子六妹,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七青八黄”成语,代指钱财。《辞源》引证《西厢记》“量看穷秀才人情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明曹昭《格古要论》六《金》:“其色七青八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