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

ID:38160441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_第1页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_第2页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_第3页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_第4页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与控制总结,考试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食品危害: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对食品产生潜在的健康危害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状态。2.美国全国食品微生物限量咨询委员会:可导致食品不安全消费的生物、化学或物理的特性。食品污染:指食物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分类:1.生物危害:致病菌、病毒、寄生虫;2.化学危害:天然毒素、化学制品、药物残留、有关安全的腐败;3.物理危害:金属、玻璃、石头、辐射等细菌污染途径:1.食品原料本身的污染:食品原料、辅料(配料)、内包装材料2.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原料与成品的交叉污染、车间卫生

2、、加工设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状况等3.食品贮存、运输、销售中污染:特别是散装和包装破损的食品细菌性的食物中毒类型:1.感染型:致病菌直接参与引起,如沙门氏菌、大部分变形杆菌;2.毒素型:致病菌产生毒素引起,如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3.混合型: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危害引起疾病危害的严重性:1.威胁生命;2.引起后果严重或慢性病;3.引起中等或轻微疾病肉毒梭菌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特点:产芽孢,强耐热性;厌氧生长。安全隐患:加热不当的罐装食品;半加工的食品;原料发酵、腐烂、未加热。大肠杆菌分布:见于人、动物肠道内。特

3、点:夏、秋季。安全隐患:色拉、生菜、乳、乳酪等。预防措施:充分加热杀菌(不耐热);在4℃以下冷藏食品;防止烹调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禁止有病人员加工食品李斯特氏菌分布:分布广。特点:能在2℃下生长。安全隐患:乳制品、蔬菜、肉、禽、鱼、熟的即食食品。预防措施:充分加热产品,防止熟产品再次污染。沙门氏菌分布:天然存在于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肠道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只有在环境受污染或捕捞后受污染后才有。特点: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季;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安全隐患:生肉、禽、海产品、蛋、奶制品、酵

4、母、酱油、色拉调料、蛋糕粉、奶油、夹心甜点、糖果等。污染途径:生前感染:动物疲劳、患病,带菌动物。屠宰后污染:粪便、污水、容器、带菌者。志贺氏菌分布:天然存在人类肠道内。特点:夏、秋两季多见。安全隐患:以冷盘和凉拌菜为主。熟食品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是中毒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消除人类粪便对水源的污染;改进加工人员个人卫生;禁止病人和志贺氏菌携带者进入食品加工场所。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特点:嗜温、耐盐;对蛋白酶和热具极强的抗性;产生外毒素:肠毒素,引起急性肠胃炎;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安全隐患:禽、肉、色拉

5、、烘烤品、三明治、乳制品、水产品等;罐头食品。预防措施:减少食品的暴露时间,特别避免加热后的半成品积压;控制加工车间的温度;要求食品操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调离皮肤有创伤的加工人员。霍乱弧菌分布:在港湾、海湾和含盐的水中天然存在。特点:甲级烈性传染病。隐患:食用被病人粪便污染过的水。措施:充分加热海产品、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副溶血性弧菌:天然存在于海洋。特点:嗜盐畏酸;7月海产品中带菌率最高,夏秋季高发。隐患:主要是海产品或盐渍品、其次为蛋品、肉类和蔬菜。措施:避免生食水产品、彻底加热海产品、防止加热后的

6、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真菌危害特点:霉菌性食物中毒无传染性;毒害受生物性因子支配、有地方性、季节性、波动性等;霉菌毒素耐高温,无抗原性。黄曲霉毒素:隐患: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在收获前后、储藏、运输期间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症状:动物食欲减退、羽翼下垂,发病后一直昏睡,一周后死亡。死时,头向后背,脚向后伸,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死相。解剖时发现,肝脏出血、坏死,肾脏肥大。病理检查时,发现肝实质细胞退行性变,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去除要求:能保持被处理物的原有品质属性;确保去毒彻底,无可逆性;不引入新的有害物质

7、或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必须远低于被处理物的价值方法简捷,处理量大。控制措施:A降低温度B降低粮食水分(70%相对湿度下的平衡水分)C采用防霉剂D减少氧气含量E减少粮类损伤程度F培育抗霉新品种。方法:吸附法:活性炭、天然白土等用于油脂。水合硅铝酸钠钾等用于饲料;碱炼法;熏蒸法病毒污染的途径:环境污染使产品受病毒污染;灌溉用水受污染会使蔬菜、水果的表面沉积病毒;使用污染的饮用水清洗或用来制作食品;受病毒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员,卫生不良,使用厕所后未洗手进入甲肝病毒HAV特点:微小RNA病毒,归嗜肝病毒属;HA

8、V只有一型,并无亚型;HAV抵抗力较强。传播: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即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污染了水、食物、苍蝇和手等经口传入,因此甲肝有时可呈水型或食物型暴发流行。诺沃克病毒特点:诺沃克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诺沃克病毒感染引起,以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传播:该疾病可通过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