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ID:38158230

大小:359.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4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17,No.42010年7月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Ju.l2010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邓玉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摘要:低渗透储层岩性致密、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地层压力的下降会对渗透率造成伤害而影响油气井产能。目前,一般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评价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从实验条件、渗透率基值以及岩石固有属性等方面对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

2、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流动介质、含水饱和度、加压方式和渗透率基值等是影响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的外因,渗透率、粘土矿物含量和孔隙类型是影响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的内因。为了保证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在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的同时,还应结合评价区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渗透率基值以及有代表性的岩心。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影响因素;实验条件;渗透率基值;物理模拟中图分类号:TE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03(2010)04-0080-04在油气藏开采过程中,随着储层内流体的产出,际储层流体之间满足一定的相似性。实际油气藏流储层孔隙压力降低,储层岩

3、石原有的受力平衡状态体一般为地层原油、地层水和天然气,这3种流体共会发生改变。根据岩石力学理论,从一个应力状态存或独立存在,形成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因此,有必到另一个应力状态必然要引起岩石的压缩或拉伸,要研究流动介质类型对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即岩石发生弹性或塑性变形,这必然引起岩石孔隙选择取自胜利油区滨425-斜8井、深度为结构和孔隙体积的变化,如孔隙体积的缩小、孔隙喉2545.11m、粘土矿物含量基本相同(9%左右)、渗-3道和裂缝的闭合等,这种变化将改变岩石的渗透率,透率相近(空气渗透率分别为3.1010,3.26-3-32进而影响流体的渗流,从而影响油气井产能和油田10和3.451

4、0m)的3块平行岩样,分别用空[1-5]开发效果。岩石渗透率随地层压力变化而变化气、质量浓度为30g/L的氯化钾溶液以及煤油作为的现象,称为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通过室内流动流动介质,在保证3块岩样其他实验条件完全相同实验模拟地层有效上覆压力的变化评价渗透率的应的条件下,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力敏感性是当前评价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主要手由实验结果(图1)可见,流动介质不同,渗透率[6-10]段。应力敏感性物理模拟实验的主要依据是应力敏感性测试结果相差较大。以空气作为流动介[11]SY/T53582002,在执行该标准进行应力敏感质测得的岩样应力敏感性最弱,煤油次之,氯化钾溶性评价的实验过程中

5、,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室内比液最强。这是因为:!气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存对实验,全面分析实验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实验条在滑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岩石变形对渗透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岩心,确定合理的渗透率基率的影响;∀盐水进入岩石孔隙后,岩石的抗压强度值。1实验条件的影响1.1流动介质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所导致的储层渗流能力的变化是岩石多孔介质变形和与在其中流动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求所选择的流动介质类型与实图1不同流动介质岩心的应力敏感性曲线收稿日期:2010-05-10;改回日期:2010-06-13。作者简介:邓玉珍,女,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油田开发研究与管理工作。联系电

6、话:(0546)8715309,E-mai:ldyz@slo.fcom。基金项目:中石化股份公司科研攻关项目#胜利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研究∃(P01032)第17卷第4期邓玉珍: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81&[12]变差、杨氏模量变小,在有效上覆压力相同的条间和加压速度对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影件下岩石更易变形,使得岩石的渗流能力变差,应力响,以便找到一个合理的加压方式。敏感性增强;%煤油则介于两者之间。选择取自胜利油区滨425井、深度为2657.65m、-31.2含水饱和度粘土矿物含量为9%、空气渗透率为22.2102孔隙

7、是储层流体的存贮和流动空间,总有部分m的1块岩样,以煤油作为流动介质,分别建立有孔隙空间被水占据,如在成藏过程中形成的束缚水。效上覆压力为6,20和35MPa3种条件下渗透率保在油气藏开发的不同阶段,储层岩石含水饱和度也留率与加压后稳定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图3)。结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在弹性水驱过程中边(底)水侵果表明,在加压初期,渗透率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时入生产层、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进入地层都会造间的延长,渗透率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