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

ID:38155374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6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_第1页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_第2页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_第3页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_第4页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执教《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黄伟执教《恐龙的灭绝》之后,我对教案的预设性和生成性有了更深的感性理解。现就教案的这“两性”问题作一反思性总结。正式上课之前,我精心设计了以下预设性方案。【教学内容】《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课文例举了恐龙灭绝的五种富有代表性的假说,引起人们深思:“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设计理念】科学小品文一方面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和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出发,我以“课内得法,课外受益”为指导思想,抓住文本

2、解读和延伸拓展两大版块,通过环环相扣的流程,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活”和“动”为总特征。“活”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和动脑。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说话质疑1、展示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主)。2、播放教学视频《恐龙的灭绝》。3、出示“恐龙骨骼化石及

3、其复原”的图片,渗透“太阳系考古是获得具体证据”的科学途径。二、默读研读课文,弄清假说理由1、关于恐龙灭绝原因课文中有几种说法?其理由是什么?2、弄清恐龙灭绝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并能用小标题概括五种假说。(“冷说、撞击说、偷吃说、传染说、降温说”可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3、连线题(巩固课文内容):地球上的条件变化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结果地球变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龙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龙耐不住严寒恐龙灭绝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气温下降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4、填表:说法名称原因引起的变化结果                            5、恐龙灭绝假说原因

4、种种。三、课内课外结合,阐述论证解释1、请你快速阅读下面资料,然后说说你认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灭绝的原因资料1恐龙灭绝的原因资料2恐龙灭绝的原因资料3恐龙灭绝的原因资料4恐龙灭绝的原因资料52、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3、发挥想象,自圆其说(童话版) 4、别人想象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未乘上诺亚方舟新说四、范例引路启思,探究灭绝原因1、学生作品《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引路。2、请大胆说出你想象的恐龙灭绝的原因。在实施这一方案的过程中,由于意料之外的原因,学生改变了我的预设教案,整个教学过程也因为这些“生成”而出彩,成为这节交流课的亮点。当我提出“关于恐龙灭绝原因课文中有几种说法?其理由是什

5、么?”这一简单问题时,没想到一个学生竟回答是三种原因,其理由是用了三个自然段写的。而且大多数同学都举手赞同。怎么处理?我灵机一动: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几个同学很快地举起自己的小手。“最好能说明你不同意的理由。”当我补充说完要求时,举起的许多小手纷纷放下去。显然他们是畏难而退了。我请刚才举手同学中一个平时能说会道的学生,鼓励道:“平时你能言善辩,今天有这么多听课老师,你就胆怯了?老师想信你一定能说出你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的激将法的运用下,这位学生说出了从分号中可以看出第四自然段讲了三种说法。“刚才从形式上来看的,能不能从内容上看得出来呢?请再读读这段内容!”在自由读的基础上,又有两

6、个学生说出了从“寒冷”、“传染病”、气温下降”三个方面,从“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从省略号中,可以知道第四自然段列举了三种恐龙灭绝的理由,而且还不限于这几种。加上一、二自然段的恐龙灭绝的寒冷说、撞击说,全文一共列举了五种恐龙灭绝的原因。在预设教案中,这五种理由的教学不是占很重的比例,我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五种理由牵连出更多的恐龙灭绝的原因,特别是学生自己对恐龙灭绝的理由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要展示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达到探究本源,激发热爱自然兴趣之目的。由于我解读文本的惯性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意见不一致进行了一次不露痕迹的语言思维训练。学生在用自己的话阐述恐龙灭绝是由于寒

7、冷、不能冬眠和没有皮毛时,有的学生说没有“皮”,有的学生说是没有“毛”,还有的学生说是没有“皮毛”。答案莫衷一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我抓住“皮毛”不放,启发学生思考“皮毛”到底是“皮之毛”还是“皮和毛”展开辩论。通过唇枪舌剑的争辩,学生明白了这里的“皮毛”就是“毛”的意思,就像“国家”就是“国”的意思。虽然是一词之辩,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碰撞出火花,胆量和口才得到了锻炼。这一课堂生成出来的东西是我备课时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没有必要没有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