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

ID:38146567

大小:220.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_第1页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_第2页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_第3页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_第4页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总第230期)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刘清平作者刘清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2。关键词先秦哲学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提要先秦哲学在人为践履精神指导下,从人的存在样式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美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古希腊哲学在认知理性精神指导下,从人与对象关系的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神性的善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中西哲学分别以“美”与“理性—宗教”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倾向,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有关中西哲学分别以审美与宗教作为人生理想境界的问题,是学术界在比较中西文化思想时经常论及的一个话题。本文试图

2、通过对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不同哲理精神的分析,从新的视角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比较性的考察。一、人为践履精神与认知理性精神人为践履精神与认知理性精神之间的对照,是中西哲学之间在理论上最富于本源意义的差异。在两者正式形成的先秦和古希腊时期,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清晰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意指着人有目的地作用于周围世界的行为践履活动的“为”,已经成为先秦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甚至构成了“百家争鸣”的焦点之一。当时儒、墨、道三大思潮之间的哲学对话,正是围绕“有为”还是“无为”、“为政”还是“为己”、“为仁”还是“为利”的问题——即人在自己的存在中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人为践履活动、人为践履的主要

3、意向是指向社会的政事治理还是指向个体的独立发展、在社会政事治理中是以仁义道德还是以效用功利作为动机目的——展开的。这种争论对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由此决定了它的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它对人为践履问题的特殊关注。儒家和墨家都主张“有为”、“为政”,强调以能动进取的精神从事人为践履活动尤其是社会政事治理活动。但它们在从事人为践履活动的动机目的问题上,又存在一些分歧。孔子更注重“为仁”、“为政以德”,凸显了仁义道德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个体的·3·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存在发展也归结为君子的道德修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墨

4、子则更重视“为利”,主张“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凸显了效用功利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肯定了社会性的“兼相爱,交相利。”另一方面,道家哲学依据“无为”精神对从事人为践履活动持否定态度。老子不仅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界定“道”的根本特征,而且还要求人们象道那样在社会治理和个体发展两方面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试图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庄子不仅坚决反对从事社会政事治理活动,对儒墨两家肯定的仁义道德和功利效用展开了激烈批判,而且还凸显了超功利超道德的个体精神自由在人生存在中的重要意义,主张“余立于

5、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相比之下,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对理性认知问题的特殊关注,以致于意指着人通过逻辑思维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活动的“理性”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西方哲学传统的起点,古希腊哲学不仅明确体现出认知理性的哲理精神,而且还特别强调是“神”赋予了人以认知理性的能力,由此凸显了理性的“神性”特征。赫拉克利特曾提出,“逻各斯”既决定着万物的生灭变化,又支配着人“理智地说话”,并①且自身就是神性的;而在古希腊语中,“逻各斯”恰恰具有言说、推理、真理、理性和神的智慧等含义。此后,苏格拉底把神为人安排的理性

6、心灵看成是“人的最优越的部分”,认为它②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归纳论证获取一般定义,辨析事物的普遍本质。柏拉图则通过“理念”概念把人类理性所能认识的一般共相绝对化为独立存在的实体,认为人只有在神灵引导下通过逻辑推理才能获得永恒真理,并因此贬斥人的本能感性和认知感性,宣称意志、欲望与理③性相比只是人类灵魂中低劣的部分。亚里士多德也主张“神性的理性”“比其他任何东西都④更加是人”,认为理性的本质就在于通过三段论式的逻辑论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原因。在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的哲理精神,一直支配着中西哲学传统的历史发展,并由此引发出它们在思想倾向和理论内容方面的一系列区别。例如

7、,“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常常被一些学者看成是中西哲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但实际上,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倾向,恰恰渊源于其特有的认知理性精神,因为关注和探究人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知活动,势必会导致在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与作为认知对象的客体世界之间做出严格区分;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倾向,则恰恰渊源于其特有的人为践履精神,因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人从事人为践履活动的意义,只要试图从人为践履精神的角度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都很容易导致认同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和内在关联,如老子从“道常无为”的角度强调的天人合一,和《易⑤传》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