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43275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冶炼厂烟气综合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某铜镍矿车间鼓风炉废气综合治理系别: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学号2011年月日至2011年月日共周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2010年12月1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1、查阅大量的文献,熟悉鼓风炉废气的性能特点。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鼓风炉废气排烟量、烟尘及SO2浓度,并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选择各种烟气的净化方案(半干法);设计计算和选择相应的脱硫除尘设备(吸收塔、除尘器);管网布置及管径压损的计算;动力系统(风机、电动机)的选择设计等;3、
2、绘制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局部剖面图、系统主要部件加工图、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等。表一子课题一览表课题名称完成人1.某铜镍矿车间鼓风炉废气综合治理史园园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1)、查阅文献,熟悉鼓风炉废气的性能特点,撰写开题报告。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鼓风炉烟气排烟量、烟尘及SO2浓度进行计算,并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结合废气排放量和污染物的浓度选择治理方案;设计计算和选择相应的净化设备;管网布置及计算;动力系统的选择设计等;3)、绘制净化系统的工
3、艺流程图、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局部剖面图、系统主要部件加工图5张以上。2、毕业设计资料与数据本设计着眼于冶炼车间鼓风炉排放烟气的总量控制,力求实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冶炼和其他工业炉窑的烟气脱硫新工艺和新设备。设计参数:装置容量:鼓风炉烟气20000m3/h;烟气温度:155℃;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550mg/m3烟气中含尘浓度:3.8g/m3烟气中粉尘真密度:4.238g/cm3烧结机机烟气中粉尘粒径分布粒径/微米﹥4040-3030-2020-1010-55-1﹤1质量分数/%58.510.78.39.64
4、.95.12.9当地气象条件如下:冬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10℃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8℃冬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61%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76%冬季当地大气压力:0.1MPa夏季当地大气压力:0.099MPa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3m/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3.2m/s要求:1.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技术经济分析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2.图纸要求:净化系统的平面图、
5、高程图、工艺流程各一张(2号),工艺流程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局部剖面图、系统主要部件加工图2张(2号)以上。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查阅若干篇国内外烟气脱硫的文献,熟悉烟气脱硫的工艺和方法。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3.设计计算和选择相应的净化设备(流化床以及布袋除尘器)。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以及系统总阻力。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6.编写设计说明书7.绘制图纸不少于5张。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及实习安排表二进程安
6、排及实习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期1资料收集,阅读文献,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2毕业实习,完成实习报告和英文资料翻译3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4“五·一”长假5中期检查6说明书以及计算书的编写、图纸的绘制7提交成果8毕业答辩,成绩评定五、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及实习地点1、赵敏.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和展望.环境工程.1999,12(15);2、冯玲,杨景玲,蔡树中.烟气脱硫技市的发展及应用现状[J].环境工程.1997,15(2);3、孙金栋,朱养华.火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报.2002,18(1)
7、;4、曾敏.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J].2002,9(32);5、汪艳红.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现状及发展综述[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8,2(13);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修改《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HJ/T178—2005)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公告[EB/OL].2008,1;7、冯玲杨景玲.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J].环境工程.1997,15(2);8、刘烽,朱元洪,凌云.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综述[J].石油化工环境工程.1996,9、沈迪新,杨晓葵.中、日、美三国
8、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和现状[J].环境科学进展.1993(6);10、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onmentalProtectionofElectricPower.Int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