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41921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扩大高中职及五专免试入学实施方案说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說帖前言「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自90年實施迄今,各種升學管道仍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以下簡稱基測)之量尺分數作為分發的重要參據。由於,多元能力評量採計比重偏低,國中學生升學競爭壓力未得緩解,高職申請入學名額報到率偏低,學生未能適性選擇高中職就學等問題,致使原期以基測作為入學門檻,申請入學導引適性分流,多元管道實現多元選才等理想,未能完全體現。近10年來因國內教育環境與生活型態變遷,區域間交通日趨便利,加之人口結構呈現少子女化趨勢,致使高中職教育即將面臨劇烈衝擊。現階段多元入學方
2、式勢將無法滿足及因應各招生區高中職教育環境之改變及招生之需求。因此,考量人口趨勢變化及因應多元入學方案之各項問題,以漸進彈性、因地制宜等原則,穩健逐步調整多元入學方案,建立適合各地區國中學生的升學方式有其必要性。一、規劃理念: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雖是政府既定並具有社會高度共識之政策,惟因經費、學制及法規等條件,無法一蹴可及,特別是在學區劃分、入學方式、教育資源及學校類型分佈等實際技術問題上,尚難取得社會大眾之共識。為實現各界期待之免試入學理想,在現行高中職多元入學架構下,規劃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職及五專之入
3、學方式應以:(一)學生主體: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給予每位學生同等的關懷和尊重,提供適性及優質之教育機會。(二)多元適性:學生依性向、興趣、志願、或在校學習各項表現等做為其進路發展之依據。(三)就近入學:高中職和五專考量學校地理環境等因素,優先提供鄰近國中免試入學名額。(四)保障弱勢: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考量區域城鄉落差、文化不利及弱勢族群等因素,規範轄屬5高中職及五專優先提供免試入學名額,保障偏鄉國中學生或弱勢學生升學權益。(一)因地制宜:各區得採取一種或兼採數種不同入學模式,並得經各該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同意後全面
4、辦理學區免試入學。(二)漸進彈性: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考量教育資源,漸進提高免試入學比率或名額,穩健逐步推動。二、循序推動任何教育計畫與方案的推動其影響範圍至為廣泛,特別是入學制度的調整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本方案以維持制度之穩定與彈性、漸進推動為原則,其實施期程與各類學校提供免試入學名額比率如下:(一)宣導推動期:99到100學年度1.各公立高中:至少提供核定招生名額的5-35%辦理免試入學為原則。2.各公立高職:至少提供核定招生名額的5-35%辦理免試入學為原則。3.各公私立五專及私立高中職:免試入學名額以
5、核定招生名額的35%以上為原則。(二)擴大辦理期:101學年度起1.各公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占核定招生名額的40%以上為原則。2.各公立高職:免試入學名額占核定招生名額的60%以上為原則。3.各公私立五專及私立高中職:免試入學名額以核定招生名額的70%以上為原則。(三)全面實施期: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免試入學方式應再做調整,以利各招生區全面推動。但部分學校及特殊類科因應發展特色及實際需要,得報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同意後,彈性調整各期程免試入學之比率。5三、多元模式鑑於各區教育資源分配、各類型學校分佈狀況
6、不一,為能輔導學生適性升學,學校因材施教,各區得採取一種或兼採數種不同入學模式。在宣導推動期,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會商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後定之,並配合推動期程逐步修正運作機制,方案中規劃的免試入學模式如下:(一)學區登記模式:國中學生依其所屬學區,辦理登記入學,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可採抽籤或設籍時間等方式辦理之。(二)國中薦送模式:各高中職提供免試入學名額至區內各國中,學校得依社區關聯、性向探索、學生志願次序或在學各項學習表現等,由國中依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規定,薦送學生至高中職。當申請名額
7、多於高中職提供之名額時,各國中得採計在校表現或辦理抽籤決定薦送人選。(三)學生申請模式:高中職及五專各類科得提供部分或全部名額供各區國中畢業生申請入學,並得訂定0至3項申請條件,由各國中畢業生依性向、興趣及申請條件向各區招生委員會主動提出申請,再由高中職及五專以書面審查方式決定錄取學生。針對具有特殊才能或競賽成績優異之學生,高中體育班、科學班、實驗班、藝術才能班、高職五專各類科得提供名額,供此類學生逕予免試入學。四、政策目標(一)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紓緩學生升學考試壓力。(二)發揮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提高教學與學習
8、品質。(三)發展學校辦學特色,增進學生適性學習與發展。(四)全面關照不同地區學生,縮短城鄉教育落差。五、詳盡配套5為確保本方案實施之成效,各級教育行政主管機關、高中職五專及國中均應密切配合,分別本於職權就公私立學費差距、學生生涯發展輔導功能、國中學生性向探索課程、維持學生學習品質措施、高中職優質化、教育資源分配、國中學生成績處理系統等項措施,妥適規劃落實執行,並配合調整修正相關法令規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