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汉字的崇拜.

12 汉字的崇拜.

ID:38138146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12 汉字的崇拜._第1页
12 汉字的崇拜._第2页
12 汉字的崇拜._第3页
12 汉字的崇拜._第4页
12 汉字的崇拜._第5页
资源描述:

《12 汉字的崇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汉字的崇拜汉字文化有精英文化,也有通俗文化。字圣崇拜、汉字崇拜、汉字迷信、文字游戏等属于俗文化现象。这些通俗文化有的可能是民间传说,有的已形成民间信仰,还有的变成精神生活的闲余娱乐内容组成部分。第一节字圣的崇拜1.世界文字史多有圣人造字传说认为文字是由圣人创造的传说并不是汉字所独有。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有圣人造字的传说。如:①腓尼基人(犹太人的近邻)奉“Cadmus”神(卡德摩斯,腓尼基王子)为字母创作神;②诺尔斯人(Norsemen,挪威人)奉“Odin”神(北欧神话,欧丁神)为Rune字母(如尼文,古代北欧使用的文字)创造神;③希伯莱

2、人(古犹太人)奉人类始祖亚当为字母创造人。④古代佛教中则认为造字者有三人:◎梵造右行文字(梵:又称梵天、梵王,梵名Brahma,古代印度传说中的造物神之一);◎佉卢造左行文字(西域古犍陀罗人,今巴基斯坦);◎仓颉造下行文字。(唐《法苑珠林》)⑤我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经”也记载说,古代有“生于同时,分居三地”的三个圣人,造出了纳西、汉、藏3种文字。东巴文则是东巴始祖丁巴什罗所造。(《纳西象形文字谱》)⑥汉族关于仓颉造汉字的传说,在先秦即已流行。如《荀子·解蔽》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又如《吕氏春秋》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奚

3、仲传说为黄帝四世孙,夏禹时任“车正”)《淮南子》也载:“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到底是氏族名还是人名,后代已不很清楚。但战国以后的记载,则都把仓颉当作一个人。认为是黄帝的史官,是造字的圣人。民间则确信他是造字之神。并且为他画肖像、建祠庙、修坟墓等等,形成了几千年的字圣崇拜民俗。仓颉形象:大体类似帝王造型,只是双眼之上还有一双眼睛。根据是汉代纬书《春秋演孔图》中“仓颉四目,是谓并明”记载。仓颉祠庙、陵墓:不止一处。仓颉的活动范围大体是西起陕西白水县,南经洛南县,进入河南的开封、南乐,东向至于山东寿光县。仓颉的陵墓也至少有八处:陕西白水,河

4、南开封、南乐、虞城、阳武、洛宁,山东寿光、东阿。有的是汉代建,有的是晋代建,有的是宋代建。第二节汉字的崇拜1.汉字崇拜起源于图腾对字圣或字神的崇拜也就是对汉字崇拜的一种表现。文字的崇拜来源于远古的图腾文化。远古先民有各种崇拜对象,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石头,动物植物,祖先鬼神等等,都可能成为崇拜对象。崇拜对象文字化,来源于汉字的造字原则。据说仓颉造字是“见鸟兽蹄迒(音杭)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说文解字·叙》)这样,就造出了最初的汉字。因此,汉字造字起源于图画,与图

5、画联系十分密切。图腾文化消失后,文字的崇拜乃是一种文化崇拜。2.敬惜字纸崇拜民俗1)敬惜字纸劝善诗文清初扬州学者石成金在《人事通》里有敬惜字纸“十七戒”:卖废书于人,遗弃污秽中,脚下践踏,嚼烂吐弃,糊窗壁,裱箱屏,包物,覆瓿,拭几砚,擦垢秽,燃灯衣照,刀剪裁破,因怒扯碎,予妇女夹针线,枕藉坐卧于其上,刊淫词,贴揭帖。这些糟蹋字纸行为皆被认为是对汉字也就是对文化的大不禁。印光法师(1861–1940)撰《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一文,其中有一段写道:“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

6、‘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殁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联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世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拭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堆、毛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

7、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展转劝化,同皆敬惜书字;则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聪明睿智、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2)敬惜字纸劝善书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民间认为其主文运功名,唐代后成为道教信奉的文昌帝君。又与梓潼神亚子有关。《晋书》载东晋宁康二年(374),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

8、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张亚子于唐宋封至英灵王,道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