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32675
大小:240.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人才选拔趋向符号尊重的教育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7卷第5期教育学报Vol.7,No.52011年10月JournalOfEducationalStudiesOct.2011人才选拔趋向符号尊重的教育影响杨启亮(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南京210097)摘要:优势高校(如“985”高校、“211”大学)学生获得的社会尊重,如果在人才选拔中演绎成简单的符号尊重(如限定为资格条件),这对于弱势高校学生和其他社会人才而言,其公平权力被剝夺就是一种隐性的符号歧视。在“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制度化规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与促进公平的国家教育
2、政策相悖的误区。它对优势高校的学术精神、弱势高校的生存发展、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关键词:人才选拔;符号尊重;符号歧视;隐性制度化;不拘一格选人才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11)05-0029-06笔者在《大学生排斥大众化职业的教育责任》中“格”,如作者说的破格理由是“这名干部是从一流大认为,“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最该摆脱的是精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这个理由是否也是一种“格”英意识羁绊,让精英和大众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为此呢?这个“格”
3、能破不能破?这里的一流大学是指哪就需要一种解读:精英首先必须是大众,大众都有机些大学?高层次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它们对于二[1]会是精英。”该文在“精英和大众有同样的人格尊流大学、弱势高校、低层次人才、自学成才者而言,是严”的前提下主要讨论“精英首先必须是大众”的问否也是某种“格”?诸如此类的“格”,在人才选拔中题,主张大学生首先要获得优质的平民教育,都能选能破不能破?本文就此谈些肤浅的看法。择并能胜任大众化职业,教育要为此向社会负责。笔者认为“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句话,它的另一本文在同样的前提下主要
4、讨论“大众都有机会是精个关键词是人才,而如一流大学、“985”高校、“211”英”的问题,主张“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是个全社会大学,乃至高层次、旗帜性,等等,说到底都是人才符都要向教育负责的问题。号。我们首先要识别、判断、确信某人或者某群体的人是人才,在尊重人才的前提下才会给予他们这些一、一个人才选拔中的隐性符号,然后尊重这些符号的,这从实质上说是尊重人制度化误区才。但符号是简单的,它即使是某种评估的结果,也2011年3月《光明日报》刊登的一篇为破格选依然有局限性,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就可能有局限。[2
5、]拔年轻干部而辩护的短文《不拘一格选人才》,引如果它只是依据另外的符号评出来的,就未必能直发了人们的热议。该文只是重复了一句中国人耳熟接证明学术,其局限性还可能很严重,即使是评估的能详的人才思想,为什么会“一石激起千重浪”地引标准和方法科学公正,它也会因为不足以证明发展发热议?我们的人才选拔是否出了什么问题?重提而局限。人才是复杂的,他不仅会因为拥有无限的“不拘一格选人才”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者主张个性特殊性而复杂,而且还因为他是在发展变化中“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切实破除束的,必须
6、经得起不断发展变化的识别、判断和确信而缚人才成长的保守观念和体制机制”,说的是选拔人复杂,所以尊重符号不能代替尊重人才。如果把这才要破“格”,在要破什么“格”的问题上,作者关注的里的关系弄颠倒了,把尊重符号简单地拿来代替尊是要破论年龄论阅历的“格”,这的确很必要。但是重人才,我们对人才的尊重就可能异化成简单的符作者没能关注到人们思想观念中某些更隐蔽的号尊重,在这种情况下,符号就可能成为一种束缚我收稿日期:2011-08-30作者简介:杨启亮(1949—),男,汉族,山东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7、所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理论研究。30教育学报2011年们解放思想解放人才的“格”。如有些学校或事业部比研究一套办法区分或判定它们是否是弱势高校,门选聘人才,规定必须是“海归”的条件,限定本科必再据此施以各种不同的对待战略,可能更为重要。须毕业于“985”高校、“211”大学的门槛,甚至提出高符号尊重和隐性符号歧视漠视了这样的需要和中就读的必须是名校的要求,这就是一种符号尊重,权力,值得指出的是,这与我们的制度化规定是冲突而且是一种符号化的群体尊重。的。这种冲突让我们有必要
8、弄清楚,这究竟是个什笔者认为符号尊重同时就是一种隐性的符号歧么性质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视,这种歧视还可能是一种人才歧视,只是这种歧视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是“把促进公平无须评估,就像选拔人才的时候对被淘汰者无须评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为了缓解“增强教育活估一样。我们只是简单地凭借某些符号,就可以拒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绝被限制在条件和门槛之外的那些学校和它们培养题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