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28338
大小:485.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8
《自我,故我, 索尔、北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5年5月第29卷第3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May2005Vol-29No.3自我·故我·他人——谈索尔·贝娄的人物塑造洪增流姚学丽(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索尔·贝娄以“对人类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理解和分析在人物塑造上则表现为对人的完整认识和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在他的作品中,贝娄将人物的自我作为叙述的中心,在自我、故我与他人的对立统一中塑造自我。本文结合当代哲学的相关理论具体探讨贝娄的人物塑造,和其表现出的对
2、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关键词:索尔·贝娄;自我;意识流;物化;故我;他人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5)03—0038—06索尔·贝娄在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中就法国物本主义作家罗伯一格里耶的“描写人物的小说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嗍’这一观点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他认为“一个小说家要是出于策略的需要,并不是不可以放弃人物,但以标志个人至上的时代已经陈迹等等为理论依据而这样做,那是荒谬的”。⋯(嘲’他还借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的话指出“它们(指人物)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能重现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o[1](P48
3、3)可见索尔·贝娄对人物塑造是非常重视的。他的一生便是在寻找那些看似普通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人物。在他的每一部优秀作品中都有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作品主题的典型人物。《赫索格》(1964)中那位坐立不安、到处寻找慰藉、疯狂写信给所有人的赫索格已经成为五六十年代西方知识分子的代表。1970年的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赛姆勒先生作为两个不同时代见证人的独特人生经历折射出20世纪西方精神信仰的崩溃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精神危机。而短篇小说《只争朝夕》中那个在错误的泥沼里越陷越深的“不幸人”威尔姆更是人文关怀业已消失、人道主义面临危机的西方社会的一个典型受害者。贝娄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
4、和精妙的分析”[2“P1’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理解和分析在人物塑造中表现为对人的完整认识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探索。他非常欣赏康拉德关于艺术的主张:“艺术⋯⋯试图在这个世界里,在事物中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J(脚”本质的东西往往也是最隐晦、最深藏不露的东西。人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不是也藏在人内心最为隐秘的地方呢?贝娄试图通过他的众多人物形象来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从他的人物塑造理念中我们会得到一些启发。贝娄的人物是“思想的人”,“他的人物一旦接触到思想就会焕发活力”。L4j(嘲)他在创造他的人物形象时注重的是充分展现人物的思想,即人物的内心自我。不仅
5、如此,他还在深层上挖掘了人物的自我与“故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方方面面。他的人物在横面上既有内在的思想,又有外在的表现。在纵面上既有过去的经历,又有现时的烦恼。他们时而沉浸在自我的意识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时而又不得不与周围的“他人”周旋,受到“他人”的注视。这样的收稿日期:2004—10—09作者简介:洪增流(1949~),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姚学丽(1981~),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38万方数据人物在深刻的同时更是完整的。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结合当代哲学中有关人的理论来探讨贝娄是怎样塑造这些“完整而又深刻”的人物,以及由此显
6、示出的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自我展现与自我物化索尔·贝娄的创作生涯从20世纪40年代持续到70年代。这一时期交替占领文坛主流地位的有19世纪盛行一时的现实主义与20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贝娄同时受到这两种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因子,又有现代主义的成分。现实主义在人物塑造方面侧重于通过对人物的外在,诸如语言、行为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与个性特征,重视外在的可观察到的东西。用哲学的观点看,现实主义在人物塑造时倾向于人物“物”的方面。把人物放在叙述者的叙述对象的位置上,即将人物物化为叙述者自我以外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叙述者在对这一对象进行观察之后,将所观察到的对
7、象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外部的语言、动作,也包括叙述者假定他所知道的对象的心理活动)记录下来,形成叙述文本。与现实主义相反,现代主义重视人物作为“人”的一面,它抛却人物外在的东西,专心于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不断变化着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刻画人物,尽最大可能地不将人物放在对象的位置上进行观察、审视,而是将叙述者的自我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物的自我重合来展现人物的自我。最极致的情况便是将二者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记录成文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