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

ID:38126442

大小:361.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_第1页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_第2页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_第3页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_第4页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N43—1262/R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249[文章编号]1007.3949(2005)13—03—0249—05·专家论坛·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范乐明(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江苏省南京市210029)[作者简介]范乐明,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主任、病理生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常务编委。1964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先后从事内科学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主要专业领域为脂蛋白代谢和动脉

2、粥样硬化。1986年曾于美国Louisville大学进修,回国后从事脂蛋白受体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任务。1995年和1997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王宽诚奖学金客座研究员,赴英国伦敦大学进一步进修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89和1992年)、二等奖2项(1985和1996年)、卫生部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1992和1997年),于1993年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3年被评为第六届

3、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分子标志;修饰脂蛋白;基因多态性[摘要]虽然1856年就已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炎症的观点长期未被普遍接受,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过程中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从起始发病到出现临床事件都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也已获得广泛认同,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对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更深理解和防治措施的合理制订。本文概要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近代观点以及脂蛋白、分子标志和遗传等几个方面在炎

4、症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中圈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A人类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研究已逾百已被视为A5发生的关键步骤,激活的单核细胞在NADPH氧年,众多发病似说先后被提出,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迄化酶作用下可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后者在单核细胞介导今尚未完全阐明。早在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就提的LDL氧化中是必需的,并可改变细胞功能,出现黏附、增殖出A5是动脉内膜炎症的观点,但一直未被普遍接受。随着等炎症反应的基本特征,最终导致病灶形成J。激发炎症反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A5的病理变化存在变质、渗出

5、和增应的氧化脂质可以是氧化型LDL的组分;也可为花生四烯酸生等炎症的基本特征;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从脂质条纹到或亚油酸经脂氧酶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途径的代谢产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乃至不稳定斑块的生成、破裂和血栓物。这些氧化脂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形成,始终都有各种炎症细胞和大量炎症介质参与。A5的均有激活、促进生长、趋化等促炎作用。已证实人冠状A5斑各种改变可认为是慢性炎症的不同阶段,各种细胞反应本质块内含大量巨噬细胞和激活的T淋巴细胞,尤其是在不稳定上与炎症过程相似,属于机体对损伤的一种反应。J。近年心绞痛的斑

6、块内,此类细胞更多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斑来对A5炎症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再认识已取得长足进展,不块。由巨噬细胞表达的组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可致仅对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大有裨益,对As性疾病的临床实纤维帽消化和斑块破裂。更有证据表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践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谨就A5炎症机制的近代观点以及合症,炎症反应不仅局限于病灶部位,还越过血管床扩散],其中有关脂蛋白、分子标志和遗传等几个方面作一概要介伴有CRP、IL-6等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增高和全身循环中自细绍。胞激活。进一步研究证实,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在病灶发展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7、1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近代观点概要炎症反应的潜在原因尚未确定,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动脉粥样硬化(A5)斑块具有许多炎症反应激活的特征,其一是修饰脂蛋白的多种组分,其中LDL氧化产物如氧化磷包括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并被激活,内皮细胞激活,细胞因脂、溶血磷脂酰胆碱和醛类均有促炎作用,包括自细胞聚集、子和趋化因子等促炎介质上调。其中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细胞因子上调、诱导组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J。在A5患者和动物模型均已证实氧化的LDL可诱发体液和细[收稿日期]2005—04-10胞免疫,抗氧化型LDL抗体的滴度与颈As的进展相关】。250ISSN100

8、7.3949ChinJArterioscler,Vol13,No3其次是多种感染因子包括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