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二)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卷类型: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二)A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
2、赵国的诗歌A.赵国偏远,孔子不曾到过B.赵国和鲁国在当时是敌对的国家C.孔子游说赵国时,赵王对孔子非礼D.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赵国2.汉武帝时颁布“附益之法”的主要原因是A.豪强地主拒不交税,影响中央的财政B.诸侯王势力太强,威胁中央C.侯国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威胁中央D.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3.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B.汉化政策有利于统治C.汉族地主的支持D.先进总要代替落后4.明初和清初,政府恢复发展经济措施的相似之处是A.令各地驻军屯田B.采取措施促进垦荒C.减免农民赋役D.分配前朝藩王土地5.隋朝至鸦片战争前,统治
3、阶级为调节官僚机构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科举制度B.限制地方政权C.调节或废除相权D.惩治贪官污吏,任人为贤6.司马富在《赫德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一文中说:“这一事件预示着中国与外国列强之间十年合作和相对协调时期的来临。”你认为司马富所说的“这一事件”是指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借师助剿”D.总理衙门的建立7.1862年美国商人创办旗昌轮船公司于上海,并逐步垄断了长江上的航运,美国人取得该项权利是依据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8.甲午战后,张之洞说:“铁路为全国利权所关,不甘让利与商,更不肯
4、让权与商……必须官商合办。”上文表明A.清政府已无力垄断新式企业B.张之洞主张收回铁路C.张之洞为民族工业厉行呼吁D.张之洞企图控制民族资本家9.《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主要原因是①列强帮助清政府清除了内乱②《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给清政府留了脸面③慈禧仍是列强的座上客④清政府能继续保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革命军》在理论上的巨大贡献是A.主张推翻清朝统治B.提出革命建国纲领C.要求改革土地制度D.创立三权分立政体11.下列哪一项表明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终结A.二次革
5、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结束C.护法运动的失败D.五四运动的爆发12.百团大战前,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长……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对文中“国际形势的变动”理解正确的是①当时法西斯势力占优势②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③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④苏联参加“二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以下关于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国民党军的中
6、原防御体系B.极大的支持了其他解放区的反攻C.使敌军日益处于被动的地位D.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14.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在政策上与过去不同之处表现在A.限制富农经济B.打击富农经济C.消灭富农经济D.保存富农经济15.我国“一五”计划之所以成功,其主要经验是①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②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③实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援助④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周边国际形势紧张,给中国政府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美国扩大侵
7、越战争,威胁中国的安全B.中苏两党关系中断,两国关系恶化C.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D.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经济损失严重17.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这两省的有利条件是A.是革命的老区B.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18.由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航海家有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9.法国启蒙运动在斗争形式上不同于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A.著书立说,进行反封建宣传B.提倡三权分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