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17295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5
《服务大局 加强培训,全县劳务输出和职业技能培训会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工培训工作汇报材料近年来,县职业中学依托自身优势,以“育一方人才,富一方百姓”为宗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把阳关工程、雨露计划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农村劳动力,取得显著成绩。截止目前,我校共培训农民工3450多人次,转移安置率98%。在农民工的培训与转移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一、联合办学,优势互补(一)校校联合。鉴于我校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设备不足的实际,学校领导经过多次考察,通过多种渠道,协调多种关系,先后与沈阳电力学校、四川八二一厂技工学校、郑州科技工业学校、湖北黄冈
2、工业学校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毕业后由对方安置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已输送3000余名学员,分别在青岛、上海、广州等地就业。2004年底,学校又争取到澳大利亚援助中国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共培训农民工76人。联合办学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二)校企结合。与企业结合,让学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身体验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实现培训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学校领导多次深入内陆沿海地区的企业考察、调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先后与省外的6江苏维创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瑞华服装有限公司、浙江嘉兴恒诺电子公司、浙江汉纳明特公司、牧田昆山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保持与原有企业密切合
3、作的基础上,又先后与上海齐鼎餐饮文化公司、上海和无锡柯尼卡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实现了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就业。一、活。紧盯市场,灵活办学首先灵活设置专业,根据市场和企业行业的用人要求,我们主张学员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今年,学校根据农民工的要求,开设了电焊、建筑、针织等专业;根据华宇物流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专门要求华宇物流公司编写了《提送货员手册》、《市场营销》等教材对学员进行专业培训。其次,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实施滚动式分层教学,按照学员文化程度的不同层次和对专业要求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4、。如物流专业除加入上述两门课程之外,根据需要还开设了普通话练习课,削减了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的比重;缝纫专业直接取消了对理论课的学习,加大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第三,灵活招生,为使有学习愿望的青年都能如愿以偿,学校加强内部管理,适当放宽招生条件。学校号召教师充分发挥“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实行领导包片、教师包乡,走家串户,挨户动员,并实施全免费培训,6积极动员年轻夫妇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在专业选择上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只要学员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我们都无条件地加以调整,进行对口培训。一、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转移
5、能力为目标,狠抓培训措施的落实培训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校一开始就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合格为要求,以提高就业转移能力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成立招生与就业办公室,派专人负责,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的要求,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按需培训,坚持干一件,成一件;力争培训一人,转移就业一人,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元月份,我校全体教师放弃寒假休息时间顶着风雪,冒着严寒,进村入户,将培训地点设在农民的家门口,与
6、农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在全县21个乡镇开展了拉面、建筑、针织、电焊等十个专业的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培训,学校多方筹措资金,通过买、租、借等方式配备了设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办法,对学习认真和成绩优秀的学员进行奖励。为了使农民群众及时转变观念,确保劳务输出工作健康、稳定、有序进行,我校坚持先培训,再就业。二、出。瞄准沿海内陆市场,拓宽就业渠道6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趋向。我校以服务大局为原则,积极捕捉人才信息,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充分利用联合办学的优势,争取异地安置就业。(一)服务企业,订单培训。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及
7、时就业,学校主动出击,寻求“订单”,按需设教,逐步形成了“争取订单——宣传招生——按需培训——技能鉴定——安置就业——跟踪调查——信息反馈——评估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企业订单在手,学员就业何愁。在宣传招生时,对学生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保证安置就业,保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保证月薪在500—1000元之间,保证在三个月内免费跟踪服务。从去年初开始,学校领导经过考察和调研,与省内外二十多家企业签订了用人合同,并按照其用人标准,纳入教学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到现在为止,我校已将600多名农村劳动力输送到青岛、江苏、广州、长沙、重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