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观浅析

日本自然观浅析

ID:38114772

大小:128.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日本自然观浅析_第1页
日本自然观浅析_第2页
日本自然观浅析_第3页
日本自然观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日本自然观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日本自然观浅析路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摘要: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日本人的自然观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得最明显: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宗教。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又有其狭隘性。我们还应该注意日本自然观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延伸,经济上像日本对外贸易的“绿色效应”;政治上像日本政府在世界环保问题上的某种积极姿态,被认为是日本为实现“

2、大国梦”而抛出的一张“环保牌”。关键词:协调亲和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一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使日本人产生很强的季节人生活在自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受,这是日本人自然观另一重要特征。言,人与自然有对立或对抗的一面,又有协调融日本没有荒漠,山岭绵延,河流交错,地面合的一面,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中,倾重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日本地形是狭长的南北走方面和程度不同而已。绝对对立的,可以说,没向,两端虽然存在着寒带和热带的很大差异,但有。相对协调的呢,世界上倒有一个,那就是日主要部位处在温带,所以整体

3、来说雨量充沛,气本。候湿润,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基本上没有受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到经常性的大自然的严酷压抑。可以说,平和丰这正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日本人自古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就认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木、鸟、兽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人和自然大自然有时也会给日本带来灾难,特别是突没有明显的区别,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发性的台风、大地震等,但日本人却认为那是自万物的一个种类,应与自然亲善地共生共存,人己有错有罪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

4、然,相反地,应该顺从验。日本人对自然岂止是爱好、亲和,实际上已自然,热爱自然。经达到崇拜乃至神化的程度。日本人的自然观和与自然交往,与自然对话,回归自然,在日他们的宗教观是一致的。本,是令人愉悦的事情,是高雅的情趣,甚至被二视为一种美德。日本人的自然观在两个领域中表现得最明在岛国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接触最多的是显: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宗教。或者说,日树木。他们赞美树木强大的生命力,感激树木给本人的自然观跟文学艺术和宗教联系特别密切。人的恩惠,食物、住房、船只、衣服等几乎都是先说文学艺术。树木提供原料。近代以来,日本工业高速发展,耕在日本文学中,人与自然的融合,大致可

5、以地面积扩大,城市化步伐加快,但现在全国仍覆分为两类:一是将自我投入自然之中,叫做“投盖着67%的森林,而且其中54%是天然林。这与入自然”;一是将自然吸收到自我之中,叫做“吸日本人的自然观不无关系。收自然”。无论哪一类,都是将人与自然一体化,对自然的亲和感情,风土气候特征,加之万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统一,也就是所谓8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总第120期)“天人合一”。化。古代日本民族的信仰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日本人自然观的重木情缘在文学中有种种原始神道为主,以万物有灵为中心思想。体现。据日本学者统计,《万叶集》写的149种草如果追根溯源,神道

6、不过是自然崇拜的泛灵木中,木就占66种。他们也十分尊重与木相连的论。在日本,神社总是和树林在一起。神社里有其他植物,特别是花。《古今和歌集》到《新古今神殿。其实日本的神道本来是没有神殿的,因为和歌集》的歌素材,几乎都与植物联系一起。通原来认为树林本身就是神,或者认为神是降落在览这个时代创作的数千首诗歌,就可以想象出当林中的大树上的。日本的神社还有据说是神的使时的植物分布情况。一位日本学者说:“日本文化者的动物,如稻荷神社里有狐狸,三轮神社里有形态是由植物的美学支撑的。”蛇,天神神社里有牛等等,这说明动物本身也是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自然美占有突神。日本神道信仰的先

7、祖神,首先就是太阳神和出位置。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他们能敏感地掌树神。握四季时令变化的微妙之处,抚摸到自然生命的日本佛教有一句口号:“山川草木悉皆成律动。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佛”,它的意思是,佛性不仅人有,也不仅众生有,显地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其后整个日本文学的发就连山、川、草、木都有;众生乃至无生命的山展。20卷的《古今和歌集》,关于四季的诗就占川都可以成佛。这就是泛灵论对佛教的影响。正6卷。日本文学有效地利用季节变化中的自然是这种影响,使佛教产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以人美,加深作品内涵和丰富人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