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112882
大小:4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6
《省淳中集体备课稿纸(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省淳中集体备课稿纸学科语文执笔刘卓洲尹桂玲汪波审核高一1分部备课组总第课时教学课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地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重点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阅读课,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教具使用: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2节。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
2、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这就是德国作家伯尔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个雕刻匠家庭,1985年7月16日—8—必修二·7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在科隆逝世。伯尔的父母都是具有反法西斯倾向的天主教徒。1937年伯尔中学毕业后进书店当学徒。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被征入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1945年4月被俘,12月获释。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业,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里做工,在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
3、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1970至1974年先后任联邦德国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一次出差的骗局》、《九点半钟的台球》和《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等。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日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所以他才被称为“德国的良心”,所以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二、文本研习:1、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
4、,炮声不绝。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2、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①(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②(“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8—必修二·7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③(“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3、(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2)文中“我”的叙述给人
5、造成怎样的悬念?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发烧、疼——打针、热乎乎——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医生注视、低语——失去双臂和右腿)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美术教室的布置——画香蕉——门上的十字架——我的字迹)(3)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
6、最全面的昭示。(4)结尾揭示了悬念,有三处出人意料:一是发现铭文,二是被锯掉了双臂和右腿,三是认出给“我”—8—必修二·7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水喝的消防队员是我所熟识的门房比尔格勒。这样揭示主题,使读者在震惊之余不禁要对主人公的遭遇进行深思并作出自己的批判。4、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7、。5、《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6、标题“流浪人,你若在斯巴……”有怎样的作用与内涵?正是这段铭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