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效思品课堂

建高效思品课堂

ID:38106095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6

建高效思品课堂_第1页
建高效思品课堂_第2页
建高效思品课堂_第3页
建高效思品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高效思品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回归生活,构建高效思品课堂邳州市官湖镇初级中学翟淑贞随着江苏省“教育新政”的出台,学生在校的时间缩短,而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没有改变,如果用过去的方式上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提高课堂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结合我所教学科和初中生的特点,我认为要构建高效思品课堂的一个关键是:让思品课生活化,回归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和生活的内容。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都很适合思品学科的特点,思品学科的独特性就在于思品课的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提高觉悟,而初中学生的品德也只有根

2、植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与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所说:“告知学生应如何,很少有效,重要的是自己要体验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也是围绕初中学生的生活来组织编写的,教学内容体现了生活化的课程理念。可见,让思品课回归生活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让思品课回归生活,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把基本观点和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

3、识,注重贴合社会生活实际,选取能够体现初中生感同身受的生活事例,能够反映初中生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去学习思品。让思品课回归生活的形式和方法肯定有很多,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在此与大家共享。一、新课导入生活化。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做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能活跃各种感官、诱发学习动机。教师如果从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导入新课,就能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例如在学习“两代

4、人的对话”4,我以学生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由学生自编小品:小虎放晚学回家,觉得天色尚早,秋高气爽,想先玩一会再写作业,而父亲认为要先写作业,于是父子俩争吵了起来。看完后问:我们怎样帮小虎与其父实现对话?学生对这种亲子矛盾再熟悉不过了,甚至自从上小学开始,每天都会经历一番,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八年抗战”了,而且大多数同学内心是十分赞成小虎的想法,也是急于帮助小虎找到与父亲对话的有效方法。于是,便带着浓浓的兴趣与我一同进入了新课的教学活动。二、创设情境生活化如夸美纽斯所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过程是

5、学生主动探索、改进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并主动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如果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就能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去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并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如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时,学生表演小品:小华大手大脚花钱,甚至连拖鞋也要名牌,父亲批评他盲目赶时髦,教育他要忆苦思甜,不忘艰苦奋斗,他不以为然,说现代人要能挣能花,说新时代就要超凡

6、脱俗,张扬个性,坚决做个新新人类。这一情景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也不陌生,不少同学认为小华说出了他们的心声,父母的消费观不适应甚至不能促进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我让他们自由选择辩论的正反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为了各自支持的论点,积极思考,写发言提纲,旁征博引,从生产发展到生活变化,好一番头脑风暴,经过学生激烈辩论后最终大家都认识到:合理消费与提倡艰苦奋斗并不矛盾,提倡艰苦奋斗也不是说不消费,而是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这一情境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平凡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实

7、效。三、设计问题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过:“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4。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课本为基础,把生活中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材料引入课堂,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的、新奇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探讨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从知识到生活”的循环上升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诚信的智慧”时,我问:做诚信的人,是不是就不能保守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呢?做诚信的人,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撒谎呢?同

8、学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不少同学甚至深有感触,曾经因一念之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好心办了坏事,结果事与愿违,留下深深遗憾。问题一出,教室里疑意顿生,同学们根据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标准,热烈讨论,见仁见智。在此基础上,我引出相关知识:我们对诚信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