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90601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避难硐室浇筑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避难硐室浇筑安全技术措施避难硐室约30m巷道在放假前只进行了打锚杆、挂网,喷浆的临时性支护,由于巷道断面较大,又处于地质构造中,个别地方出现顶板压力增大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煤矿决定对该段巷道按设计进行永久性支护—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护工艺及要求:施工顺序如下:放线→夯实底板→挖基础→绑扎钢筋→支墙部模板→浇筑墙部混凝土→搭工作平台→编筋支拱部模板→浇注拱部混凝土→回模清理。1、首先进行中腰线及断面尺寸的复测,局部不规格处采用铁镐、铁锹处理至合格。直墙支模:支模用200×200mm的方木立柱,
2、在距离木柱两端40cm处同一侧面钻通孔,支设时用两根锚杆定位。立柱埋深同基础深度,立柱间距1.2m。2、钢筋绑扎(1)、墙部钢筋绑扎时,首先按排距300mm分别固定20排内、外竖筋(Φ18热轧二级HRB335钢筋),在竖筋上按间距300mm画好内、外纵筋分档线,在竖筋两端绑两根联系筋(Φ8钢筋)定位并支撑内外竖筋,接着按竖筋上的分档线标记绑内、外纵筋,最后按间距600mm于竖筋、纵筋结点处绑联系筋(即每空一格绑一道联系筋)。每个结点均用14号双股铁丝联结一道,拧紧不少于3圈。内外环筋需绑扎的地方用
3、14#铅丝,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40倍。(2)、拱部钢筋绑扎:绑扎顺序为:先绑扎环筋后绑扎纵筋。绑扎要求同墙部。连接完成后再次核实中腰线,及时调整绑扎钢筋过程中的偏差。3、模板采用1.2米长14#槽钢,直墙两端碹胎挡头板使用15mm厚模板。挡头板用撑木与茬岩底背牢,模板间接缝塞入海绵条封堵,防止漏灰。浇注前要挂线微调模板,保证墙平直、饱满,杜绝蜂窝麻面。4、搭架:要搭设牢固的工作平台,用2寸钢管制作专用架腿,架腿底部用120mmx120mmx5mm钢板垫底,顶部用60mm厚无病节架板搭设,架板满铺
4、,并用8#铅丝与架板绑紧,并保证架台水平。5、立碹胎:碹胎采用14#重型槽钢制作,棚距1.2m。碹胎腿底应落在实底上。自进风运料大巷侧开口处由里向外浇灌。正前第一架碹胎用道木与茬岩顶实固定牢,道木不少于七道。碹胎之间用φ18拉钩拉紧,拉钩不少于五道,拉钩固定于专门焊接的拉管上。碹胎挡头板使用15mm厚模板,按圆弧断面切割,顶部挡头板用铁丝与钢筋绑扎牢固。模板用槽钢沿碹胎弧度摆设。6、该巷道工作面采用人工拌料,外加防水剂搅拌均匀。用ZN35振捣棒分层震捣,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振捣棒要快插慢拔,
5、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震捣棒插入下层砼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震捣砼表面出浆、无气泡上浮为止。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若浮浆过多要及时清除。浇注拱部混凝土时由下至上对称分层浇注,每6m为一个循环。7、严格按设计坡度支模,用麻绳、铁丝将混凝土模捆扎牢固,用戗木把碹胎支稳。8、回模混凝土浇筑后每天必须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每次回模时,由外向里进行。回模时严禁人员站在模板下,回模必须有专人指挥监管。如遇粘连在混凝土上的模板,必须用3.0m长撬棍撬掉后才可回收支设材料,
6、回收的材料要放在指定的场地对方整齐,修护刷油等待下一次使用。(七)防爆门及密闭门处施工:自进风运料大巷侧开口处由外向里3~4.5米位置为防爆门加固段,7.5~8.1米位置为密闭门加固段;自回风大巷侧开口处由外向里3~4.5米位置为防爆门加固段,7.5~8.1米位置为密闭门加固段。防爆门、密闭门断面及配筋见(2-2断面图、3-3断面图、门基础加固段配筋图)。加固段施工工艺如下:1、加固段用风镐掏槽。1)、首先喷漆标记灌注混凝土区域,将巷道底板掏深500mm,两帮及拱部掏槽深度480mm;2)、清理:
7、用风镐清除边角区域至设计尺寸,用水冲洗两帮及底槽岩粉。2、清除矸石、泥砂等杂物;3、该段碹胎、模板必须架设牢固,防止跑浆事故发生。4、按图纸尺寸预埋防爆门、密闭门门框及电缆、压风、供排水、通讯等管路。(八)、硐室铺底避难硐室通道应高于与其连接巷道底板300mm。过渡硐室按技术科标定的坡线分别向连接的巷道设4‰流水坡度。(九)巷道标准化要求1、要求巷道必须整洁、卫生、巷道无浮煤、浮矸。2、材料、工具码放整齐、分类码放。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双带班制度。2、加强瓦斯检查,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风筒至
8、掌头不大于5m,接口要严密不漏风,工作面风筒不落地,保证风机连续运转不准无故停风停电,当风机停止运转及瓦斯超限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3、在巷道内安设1台甲烷传感器距掌头小于5m,断、复电瓦斯浓度计断电范围。(1)报警值:T≥1%CH4断电值T≥1.5CH4(2)复电值:T<1%CH4甲烷传感器应悬挂在规定位置,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位置不小于200mm,并按规定时间校验。4、入井所有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人员定位识别卡。矿领导、班组长、技术员、井下电工,还必须携带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