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ID:38081226

大小:15.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_第1页
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_第2页
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响磷酸铁锂性能的因素及解决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磷酸铁锂材料的优点不再赘述,确实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但也存在致命的缺点,这里主要谈一下磷酸铁锂的主要缺点:1、  电子电导率se低,在10-9s/cm量级;离子传输率si低,在10-11s/cm量级,二者直接导致电极传输率sw低(sw=se×si/se+si)2、  振实密度低3、  低温性能差零下20度以下容量大打折扣上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磷酸铁锂很难应用于电动汽车,解决电导率低的问题可通过C包覆、离子掺杂的方法解决。磷酸铁锂本身是不良导体,电导率低直接影响到大功率充放电限制了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围,尤其是用于电动汽车,未解决这个问题当前普遍采用的办法是在磷酸铁锂表面包覆C以提高其

2、电导性能,同时研究表明通过包C还可以提升磷酸铁锂的低温性能。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离子掺杂使磷酸铁锂晶格中出现自由电子或空穴从而提升电导性能。解决锂离子传输性能的方法是在磷酸铁锂橄榄石一维锂离子通道结构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减小粒径缩短离子传输路径来实现,这就要求实现磷酸铁锂材料的纳米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振实密度还要求粒子球形化,这些都是固相法合成工艺所不能实现的,要实现这一目的湿化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上述缺点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复杂,包碳在解决电导率问题的同时使振实密度更小,材料纳米化了容量也还可以但到了极片涂覆工艺时可操作性大幅下降。我们正在探索液相结晶法实现纳米

3、化的同时又不影响涂覆性能,并取得一些进展。磷酸铁锂材料的理想形貌,是在不影响或者对容量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实现纳米化但还不能影响涂覆性能。在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同行一起交流,因希望在业界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不要光关注于几千吨的产量,叫我们群策群力在性能方面做些工作,似乎更有益。本人没有做过磷酸铁锂,不过本人有些纳米复合材料方面的经验,兴许对楼主有点借鉴。理想的磷酸铁锂电极材料,按照楼主罗列的问题,本人理解应该是具有球形形貌,数个微米级的大小,粒径分布较窄。微米球具有二级亚结构,由纳米磷酸铁锂颗粒黏结形成。纳米磷酸铁锂是炭包覆的杂原子掺杂磷酸铁锂,纳米颗粒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隙度。微米球形形貌可以保证较高的堆

4、积密度,而镶嵌在其中的纳米颗粒网络这可以保证电子电导和锂离子传输。是不是这样的,楼主?  一般来说,象这种具有二级亚结构的多孔材料,可以从前驱体多步制备,也可以得到纳米颗粒以后再二次造粒。不过对于磷酸铁锂来说,似乎从前驱体逐步制备这种亚结构的微米球难度很大,由纳米磷酸铁锂二次造粒的可能性要大些。二次造粒是粉体材料制备中经常采用的办法,一般大概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种。干法就是二次烧结,因为磷酸铁锂已经掺杂并且包炭了,二次烧结制备微米球似乎不大现实(炭不好办,与其它物象相容性不佳)。湿法(液相法)应该更加可行些。可以把纳米磷酸铁锂和炭源(比如沥青)用适当有机溶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水和适当的表面活性剂

5、超声波分散,这样磷酸铁锂和炭源就可以以微米球分散在水相里形成前驱体。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将这种微米球结构分离保留下来,比如萃取或者喷雾干燥等等。将得到的微米球前驱体热解,就可以得到最后的微米球形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了。本人以前用上叙方法制备过球形纳米复合材料,不知道对磷酸铁锂是否适用,楼主可以试试。关于磷酸铁锂材料来讲国内发展的比较疯狂,但更多的是一些政府行为,现在多采用固相合成法,但是当前国内的工业化水平,原材料的预处理很难做到理想效果,材料的性能也是参差不齐。这个领域真正想做事的人很少,大家都比较浮躁,更多的是挖人上马、炒作圈钱的经营模式,没有几家注重后期的研发,而高校的研发又比较脱离生产实际。

6、我们的固相法工艺技术和日本韩国比起来还是有较大差距,而日韩之所以没有量产LFP更多的是忌惮专利问题,但技术储备是已经完成的。如果专利保护期过后,日韩的产能放出后我们国内的厂家又有几家能够顶的住。与其上马固相法新项目不如做好自己的技术储备留点资金过三两年收购破产工厂来的合算。这个火热的行业需要冷思考。为什么纳米磷酸铁锂颗粒振实密度低?我认为这个与颗粒的分散性/团聚状态/粒度分布曲线及堆积方式有关.  假设颗粒全部为同样大小单晶球状颗粒,按照六方最密堆积方式,则不管颗粒粒度多大,其堆积密度都是一致的,如果颗粒由两种不同大小的单晶球状颗粒组成,小的颗粒刚好可以填充到大颗粒最密堆积后形成的空隙里面,则

7、堆积密度变高了,按照这种方式,颗粒堆积密度还可以更高。因此在粉末全部由绝对分散的一次颗粒组成的理想情况下,只要颗粒的PSD分布曲线形状一致,其振实密度也是一致的,跟中位径无关。  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颗粒是呈团聚状态的,一次颗粒首先会互相粘结成为较为疏散的二次颗粒,假设一种情况,所有一次颗粒大小一致,每10个一次颗粒团聚为同样大小的二次颗粒,近似球形,然后所有二次颗粒按照六方最密堆积方式进行堆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