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冻土分布

我国冻土分布

ID:38076918

大小:334.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我国冻土分布_第1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2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3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4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冻土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冻土分布我国疆域辽阔,由南边雷州半岛至北疆边陲——北极村,跨越35个纬度,东西穿过61个经度。自南而北经过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由下表可以看出,高纬度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面积约38~39万平方公里。 表1 我国各地区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地区多年冻土面积(104km2)大小兴安岭38~39青藏高原150.0阿尔泰山(中国境内)1.10天山6.30祁连山9.50横断山0.7~0.8喜马拉雅山(中国境内)8.5东部诸山地(长白山、黄岗、梁山、五台山、太白山)0.7总计215从分布图可以看出,这里的高纬度多年冻土是欧亚大陆多年冻

2、土南缘,在平面上的分布服从纬度分带规律。由南界往北,冻土分布面积由5~20%到60~70%,由岛状分布过渡为大片连续分布,至祖国北部城镇西林吉、满归一带这类冻土最发育。这是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的总规律。但是,由于受植被、岩性、地表沉泽化、坡向等地质地理因素的作用,使得同一地方的不同地形部位,冻土分布及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南界附近,冻土岛多年分布在河漫滩和低级阶地,往往与沼泽湿地同为一体。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植被茂密的山间谷底、沼泽化洼地的冻土比阴坡发育;阴坡比半阳、半阴坡冻土分布面积大;阳坡及山顶常常没有冻土存在。冻土分布图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

3、、天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以及东部某些山地(长白山、黄岗梁山、五台山、太白山等),其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其它山地的冻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高海拔多年冻土的形成及存在,受当地海拔高度控制,它存在于一定海拔高度以上。把一个山地开始出现多年冻土的高度的联线称为多年冻土下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或不同纬度线上的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值是不同的。冻土科学工作者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考察,获取了青藏高原及主要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值。现在,我们将不同纬度线上各山地的多年冻土下界值,按纬度、冻土下界值点绘在直角坐标图上(图5),由图可以明显看出,随纬度

4、升高,除受海拔高度的控制外,纬度分带也同时起作用,反映了明显的纬度分带规律。喜马拉雅山(N28℃)的冻土下界为5200米,阿尔泰山(N48℃)的冻土下界为2200米。南北相差20度,冻土下界值随纬度升降而增加大约为150米/1°纬度。从图5还可以看出,东部山地和西部山地的冻土下界是两条相互平行的线,东部比西部冻土下界一般低800~1000米。纬度大致相同,冻土下界的经向变化不仅在东、西部山地有明显差别,就是在延续较长、走向近东西的山脉,也有显著反映。祁连山、天山的多年冻土下界都反映了经向变化(表5、6)。表2 祁连山脉南北坡冻土下界经向变化经度E96°E1

5、00°E103°北坡冻土下界3750(野马山)3650(走廊南山)3500(冷龙岭东头)南坡冻土下界3950(柴达木山)3800~3850(托来山)3670(拉脊)表3 天山多年冻土下界经向变化经度E80°16′N42°E86°63′N42°56′E87°N43°07′多年冻土下界值(米)3000(图拉苏)2700(奎先大板)2900(乌鲁木齐河源)坡向阴坡阴坡阴坡冻土下界除经向、纬向变化外,坡向对冻土下界分布高度也有很大影响。表2给出了祁连山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情况下,南、北坡的冻土下界值。从表2看出,南坡冻土下界值高于北坡,二者相差150~200米。因为

6、向阳坡(南坡)日照时间长,近地面空气吸收太阳辐射多,而气温高;阴坡(北坡)恰好相反,气温低于阳坡。这样一来,相同海拔高度的阳坡(南坡)气温高于阴坡(北坡)。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到能够使冻土保存的气温值时,自然南坡比北坡需要上升更高的海拔高度。因则产生南坡冻土下界高于北坡的普遍规律。东、西及其它坡向,日照时数、吸收太阳辐射均少于南坡,但多于北坡,因此,它们的冻土下界高度介于南坡及北坡之间。季节冻结层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南界以南、西部高山高原冻土下界以下的广大地区,以及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化地带。我国长江以北各省区都有季节冻结层分布,面积约514万平方公里(未

7、包括冻土地区融区地带的季节冻土),占我国领土的54%左右。季节冻结层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及垂直分带规律。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同一地区)增高,季节冻结层厚度增加,由0.1~0.2米增厚到2.0~3.0米或更厚,在冻土南界或下界达到最大值(图6)。季节冻结层每年10月中、下旬至12月,由北而南接续产生;次年2月下旬至6月初,由南往北逐渐融化消失。季节融化层分布在多年冻土地区,其下覆伏多年冻土,因此,它的分布面积应该说与多年冻土是一致的。季节融化层厚度在冻土南界或下界地带达到最大值(图6)。由南界往北,下界往上,季节融化层逐渐减薄,由2.0~3.0米或更大减小到0.

8、1~0.2米。每年4月初,季节融化层开始产生,至9月底或10月中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