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6144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教师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谓的和谐校园就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
2、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里“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但是,就拿我们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来讲,能体现出来的和谐
3、就能见到普普通通的你好我好。其次能见到的校园文化虽然说很多,但是这些校园文化却似乎没有起到作用,阶梯教室里面地面犹如垃圾场,甚至已经散发出让人恶心的气味,其他的教室也不少见,地面脏的没法忍受,地上的垃圾看见了也不见起来,就连脚旁边的也不管。在校园里面四处可见烟头、纸巾、一次性饭盒、等等……作为一个学生严格来说是不准吸烟的,何况现在正在提倡创建和谐社会,要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公共场合不准吸烟。其次,很多男同学留长发而且染发,这又违背了学校的规章制度,这就是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和谐。再者,每到晚上都可以看到很多情侣在
4、大庭广众之下搞暧昧,活生生上演一段又一段的现场直播,这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不得不绕其而行并且长大了嘴巴不知说什么好。等等之类的现象屡见不鲜……隐性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所秉承的始终如一的内在文化。是指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文化积淀、集体舆论等无形、间接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隐性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把师生引导到打动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性情的境界。但是这些隐性的校园文化就仅仅只有这些么???在我们学校,每一年新生报到都会每人发给一本厚厚的校规的书,能听到的口号也是不
5、少,比方说求真务实,但是,所谓的求真求的是哪方面的真?务的是哪方面的实?各个专业班级的辅导员不给力,不用严格的做法来管教学生,学生又一个个不严格要求自己,别说是建设和谐校园了,连学校的规章制度都遵守不了。所以,我们学校的校训,校规,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要真正落实。落实到每个学生。然而,所谓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同时与时俱进的理科学理
6、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意味着,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跟着这一步伐,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成是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目标的四有新人。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以和为贵”,墨子讲过“兼相爱
7、”、“爱无差”,孟子还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的社会状态。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孔子的第若干代弟子更要发扬他的这种精神。孔孟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由于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这些设想根本没办法实现。然而,现在少了这些阶级压迫,少了这些阶级剥削的旧制度,我们实现和谐社会就不那么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8、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这些思想奠定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