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5560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美国报业的办报经营两分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报业的办报经营两分开廉振孝《新闻战线》(2007-11-10第11期)【字号大小】【打印】【关闭】 今年2月至8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的高级访问学者,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研究。因为国内一直强调办报经营两分开而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我很想知道美国报界是怎么做的。为此,我翻阅了很多美国报纸,也拜访了《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不管从报纸上看还是从组织体系上看,他们的办报和经营都是各干各的,谁也不管谁。在与美国同行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们总会觉得不可思议:“新闻与经营怎么可能搅在一起?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呀!” 大学:新闻学院只教新闻 在申请高级访问学者项目的时候
2、,我申报的专业是新闻学与报业管理。联系进修单位的时候,我查阅了美国新闻学方面有一定名气的高等院校,发现专门研究媒体管理的机构只有美国西北大学的媒体管理中心,但他们只做短期培训,培训对象是媒体高层管理人士,收费极高。而其他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媒体管理专业。我很纳闷,美国媒体业这么发达,新闻学院怎么会没有媒体管理专业?去了以后才明白,原来美国的大多数新闻学院只教授和研究各类新闻的写作与编辑,而媒体管理则纳入企业管理一类,属于商学院授课和研究的对象。至于媒体如何发挥作用影响公众,那是大众传播学院的事。 为什么新闻学院不设媒体管理专业?我曾经问过新闻学院和商学院的教授,他们说这是传统。因为新
3、闻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培养记者和编辑人才,而商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商业管理人才。目标不同,没法混在一起。 报社:两支队伍各行其是 拜访《华盛顿邮报》广告部主任拉里·基亭(LarryKeating)时,我说:“我经常看你们的报纸,发现你们的广告版和新闻版内容常有冲突。有一天的报纸上有8个版的某品牌汽车广告,经济新闻版上却有一篇稿件批评这个品牌。你们这样做不怕客户生气而丢了生意吗?”他说:“这是常有的事,客户都习惯了。客户不会因为一篇批评报道就不做广告,因为我们报纸的声誉好啊!”言谈之中,他对新闻部门的“不配合”不但不生气,反而很欣赏。 访问美国第一大媒体集团甘尼特公司和其旗舰报纸《今日
4、美国》时,甘尼特公司公关部副总裁塔娜·康尼尔(TaroConnell)女士介绍的情况让我对美国媒体的办报经营两分开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她说,除《今日美国》外,甘尼特公司在全美国还有100多家媒体。所有的媒体都有两拨人在做事,一拨是搞经营的,主要负责发行和广告市场的拓展,另一拨人是做新闻的,属编辑记者这个行列。一般来说,搞经营的人不干涉新闻事务,做新闻的人也不过问经营事务,都是各干各的。虽然报纸的总编辑多数是由发行人提名的,但发行人也不能对总编辑的办报事务随便干涉。新闻人都拿固定薪水,不管报纸是赚还是亏,该给多少就得给多少。当然如果亏损严重可能会裁员,但你不能克扣他们的工资。所以新闻
5、人也用不着去为广告操心。 行规:不可与采访对象有任何利益瓜葛 美国新闻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行规,如果与采访对象有扯不清的利益关系,一定会身败名裂。 美国各媒体也都有自己的记者守则,不管如何表述,其中类似“不得接受被采访人的任何恩惠”、“不得接受企业提供的免费旅游”等条款都是共有的。 美国的报纸也有生活类的副刊,也介绍衣食住行健康美容等方面的新潮流新产品,但他们不做“软广告”。为了体现客观公正,有些媒体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品评实验室,所评的物品都由报社买单,不接受任何人送来的东西。 “把新闻和广告混淆起来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对公众的欺骗。”在与一位美国同行谈论这种现象时,他表
6、现得非常激烈,并说如果真有这样的事,这家媒体就离倒闭不远了。 我曾问《华盛顿邮报》工会主席、资深记者凯塞琳·陶勃特(KathrynTolbert)女士:“假如有位记者利用自己的关系给报社介绍一大笔广告,报社会拒绝吗?”她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首先记者想都不会去想这样的事,老板也不会让他去干这样的事。其次他不是广告业务员,别人也不会把广告交给他。第三,如果真有人这么做了,那他就违背了记者守则,记者协会一定会吊销他的从业资格。” 要说全美国的媒体从业者都那么自律我也不信,但有这样一个行业规范和社会舆论,媒体从业者不敢轻易拿自己的声誉和饭碗作赌注,我觉得是比较可信的。 启示:失去
7、信任何以为生 办报经营两分开在我国新闻界喊了多年,但至今为止似乎只是一个理想和口号。 理论上大家都认为应该“两分开”,向上汇报时也都说已经这么做了,但实际情况却差得很远。有些是部门分开了,事儿没分开,有些甚至互相掺和得更紧密。记者编辑卖报纸揽广告被认为是发挥优势,不但有任务,还有奖惩制度。广告部门操办貌似新闻实际又不是新闻的“软广告”版被认为是一种增收新举措,披着新闻的外衣替别人吹嗽叭抬桥子明目张胆收费却毫不脸红。类似的这些现象在我国新闻界随处可见没人会觉得奇怪。 私下谈起来,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