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

ID:38031170

大小:7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教学设计模式_第1页
教学设计模式_第2页
教学设计模式_第3页
教学设计模式_第4页
教学设计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陕西省延安地区洛川县水利希望小学张敏[课标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第八册里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

2、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有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也具有阅读,讨论、交流等方面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主。2、学生对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既有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也有许多渴望知道的东西,可以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1、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2、展示互动、点评归纳、

3、课外实践。3、情景导课、激发兴趣、注重参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法、情景教学法、互动展示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丝带、蛋糕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活动一情

4、景导课发现问题上课之前我先了解同学们在家休闲时间都喜欢干些什么?电视里有好多有趣的广告,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则广告,想看吗?看的时候大家要仔仔细细,因为有问题需要你们来解答,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把自己的风采展示给老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准备给同学及老师谈谈自己休闲时间的爱好。(有人说出喜欢看电视)学生带着好奇心等待观看视频。把学生带入到看电视的情景中,先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看视频回答问题直观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过程,为后面自主探究分数意义奠定了基础小伙伴们在吃什么呢?吃之前先

5、把蛋糕怎么了?为什么要分呢?他们把蛋糕怎么样分了?平均分成几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多少?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后回答吃蛋糕因为有8个小朋友蛋糕只有1个平均分了平均分成了8块每人分得1/8分数6这个数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数想想每人得到的蛋糕块数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引导出在生活或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的时候便产生了分数。谁能说出一些分数?不能用整数表示学生说出一些分数活动二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同学们知道分数的不少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探索分数的其它知识。1、单位“1”的理解根据自己对1/4的理解,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学具,试着“分一分

6、、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它的产生过程。(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指导并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谁愿代表本组将交流成果展示分享给大家,并进行解说,其他小组成员可补充、修正与完善。板书“平均分”同学们刚才用的学具都可以用数量几来表示?生活中也有好多数量是1的物体,谁来说说身边还有哪些是数量是1的物体?(板书1)投影出示“1间教室里有1位老师和1群孩子同上1节课”提问在这句话里有几个1出现,同是一个“1”,你觉得有与众不同的吗?生活中还有这样的“1”吗?谁能举例说说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分享成果。同时学困

7、生有存在疑惑可以求助于组内优等生解决。小组推荐代表将本组的交流成果上台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修正与完善。汇报强调“平均分”学生回答数量都是1学生开始转动眼珠寻找教室里数量是1的物体。学生以同桌为小组先找出与众不同的1,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理由。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的重要的学习方式。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节课难点,因此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分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生生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平均分”

8、在比较、举例中自让而然从抽象意义的“1”过渡到具象意义的“1”6这个“1”大吗?学生举生活中实例,并回答这个1确实大,可以包含好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来这个小小的1还无所不包(板书双引号),它既可以小到表示一个物体如沙子,也可以大到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如地球。今天给它个新名字叫单位“1“课件出示顺口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