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

ID:38027218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_第1页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_第2页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_第3页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_第4页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考研启航考研政治冲刺班总结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答题技巧总结:针对主观题,尽量不要举例,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用结论性语言;对于不会做的材料题,总结材料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胡锦涛总书记的大部分发言为四点或者五点,复习时把只三点的加以总结记忆;经过经验教师总结发现,形势与政策一般不会出现胡锦涛以外的人发言的题目,所以在做题中看到其他中央领导人发表谈话之类的题大可不做;形势与政策出题,国内部分一般为胡的讲话活动和热点问题,国际部分一般关于主要组织,重要会议和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作为解题方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核心原理: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二、核心原理作为理论线索的贯

2、穿1、科学性(物质性和客观性)和革命性(主题型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思维和存在(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主管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例:黑格尔是辩证法大师,但却是唯心主义6、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逻辑和利时的统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题选择性(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规律)10、反映

3、论(唯物论在认识论里的观点)和先验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实践与认识、行与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11是多选高频题)12、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必然和自由、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盲目客观性,自由:认识了的客观性,王国:领域1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5、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6、经济和政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17、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和经济功能(人类社会及其发

4、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规律)1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具有特殊性,但他们并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物质性,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也具有物质性。他们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属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三、原理的突出表现形式1、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考其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含义、关系)2、历史和逻辑:含义、关系、方法论意义扬弃

5、性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大题考点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家电下乡,都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三种错误观点:A唯意志论:夸大主观能动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机械论:贬低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宿命论:抹煞主观能动性(客观唯心主义)4、社会发展决定性与主题选择性:可能性空间(社会发展决定的是可能性空间,主体可在可能性空间进行选择)第一章:唯物论和辩证法一、唯物论:物质观(理论重点)、意识观(考试重点)、实践观1、列宁物质的定义2、物质的存在形态3、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半截子唯物主义4、意识的本质5、意识的能动性:例: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体现了意

6、识能动性的调控性6、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例:直接现实性:“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把他做出来”“主观之于客观”“知道——做到”7、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立与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辩证法:1、对立与统一2、两大特征3、三大规律5、五对范畴4、四个方法(一)两大特征,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1、联系的普遍性:多选,及其方法论意义2、过程论和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二)三大规律: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3、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4、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成功与失败)5、和谐6、两点论和重点论7

7、、否定之否定三段式:否定之否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意义(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三)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第二章、认识论认识的基础(实践)、本质(能动性反映)、过程(两次飞跃)和目的(真理和价值)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源于实践,但并不否定间接经验2、能动反映论3唯理论和经验论4第一次飞跃即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两个基本条件5、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原理:逻辑证明6、哲学范畴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二者的对立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矛盾,对立的体现:效率与公平、经济与环境第三章、历史唯物

8、论社会结构、社会动力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