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15450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忠县拔山镇中心小学校张义权曾一度时期,小学阶段有主科和副科之分,即除语文、数学学科外,其他学科皆为副科;如今,有基础性和非基础性之说。但无论如何,只要开设了的课程,就说明有开设它的必要,我们就必须将它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也不例外。然而,纵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不是将它照本宣科,上得空洞无物、索然无味,就是把它上成了语文课。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达成“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
2、基础”这一总体目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引用课外资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现以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社会文明大家谈》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身边的事,说说哪些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完成下列表格填充。序号地点人事(现象)感受1拔山场镇居民在马路上晒粮食…
3、影响交通,不文明。2公交车停靠处学生排队上车守秩序,讲文明。3街道一旁几位老奶奶抢摘桂花树上的桂花不爱护树木,不文明。…(此表是根据学生所填写的内容进行摘录的)我也将校内存在的不文明的现象(打扫卫生不彻底,乱扔纸屑、果皮、食品袋、牛奶盒,践踏花草,不爱护公共设备设施,不讲究卫生等)拍成图片,制作了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之后,再用课件将学校内不文明的现象逐一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要求边观看边对照检查自己有无不文明的言行。然后,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渣”和“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
4、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废纸、一点果皮垃圾”这两条报道,让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去对照比较,去细心感悟,真正明白“5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然而,就是这一点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道理,从而将文明行为内化为自觉行动。二、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仍然习惯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远未打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仍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
5、教学原理仍停留在教育哲学的理论层面上。新课程也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自己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等,并准备好图画纸和彩色笔 。课堂上,我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听一听,看一看,诱发学生表达欲望。通过播放歌曲《长江从我家乡流过》(视频),呈现忠县风景名胜图
6、片,让学生从听觉上和视觉上受到感染,激发学生说家乡、赞家乡的欲望。第二个环节:亮一亮,说一说,激发学生自豪情感。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家乡风景图片,说说自己家乡的人和事,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曲……在分组合作交流后,每组推选51人在全班展示汇报。第三个环节:写一写,画一画,表达学生爱乡情怀。让学生写一写家乡的人和事,画一画家乡的物和景,切身体会“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的含义。课堂上,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中,且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
7、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小学生亦如此。作为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不了现代教育的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