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02144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1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教学目的:1.品味本文准确的语言表达,体会引用古籍的作用。2.领会本文所阐述的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记住其中四个基本观念。3.熟读全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教学重点:领会本文所阐述的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记住其中四个基本观念。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准确的语言表达,体会引用古籍的作用。教学方法及教具:诵读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生平,领会本文主旨(即本文所阐述的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现
2、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只有认识到祖国的可爱,才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认识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PPT课件播放)“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PPT课件播放)上面两句话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与之相联的,它是张岱年先生为傅永聚、韩钟文主编的《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所作的代序言。全文较长,选入课文时
3、作了删节。(板书课题、作者)二、了解作者及生平。(课件播放)1、作者简介。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号宇同,原籍河北献县,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2、学术成就。20世纪20~30年代中期,张岱年先生先后写了《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秦以后哲学中的辩证法》《颜李之学》《中国元学之基本倾向》《中国思想源流》《关于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论》《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谭理》等重要哲学论文,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显扬了中国人本思想,而且做出了以马克思主
4、义哲学观点解释社会人生的尝试。受张崧年“列宁、罗素与孔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响,张岱年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今后哲学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在理论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机,“6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此哲学必不是西洋哲学之追随摹仿,而是中国固有的刚毅宏大的积极思想之复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学或新墨学的形态,而是一种新的创造。”1935
5、~1936年,张岱年先生写成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以哲学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以显出中国哲学的系统条理,其较高的学术品位为学界所公认,至今仍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1942~1944年间,他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先后著成《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等书稿,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定律、唯物论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哲学结构。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先生将授课讲稿整理成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与《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出版论文集《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
6、》《文化与哲学》《真与善的探索》《思想·文化·道德》;撰写专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和《中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刘鄂培、钱耕森等学友建议其编印文集,于是编印《张岱年文集》6卷。三、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正音、解决生字词。2、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文意,理清思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方式进行。)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感悟内容及主旨。问题:本文所说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内容?作者论述这个观点的意图是什么?(课件播放问题)4、分小组讨论后作答,师小结并明确。本文所说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基本观念
7、,就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作者论述这些,是为了说明这些基本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精华,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为了说明这些基本观念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5、学生齐读课文。四、小结。五、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练习册“课文基础练习”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本文准确的语言表达,体会引用古籍的作用,理解并记住四个基本观念。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1、检查订正作业。2、准确是本文语言的最大特色。解析概念准确无误,引用古籍准确恰当,这些准确缜密的语言使文章极具说服
8、力。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的品味它。(板书课题)导入本节课。6二、语言品味。1、品读“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两部分。(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第一、二部分中的有关段落。句①:“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词,在所著《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句②:“佛教东来,宣传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思考:第①句中的“宣示”与第②句中的“宣传”能否互换?为什么?(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