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

ID:38000864

大小:14.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_第1页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_第2页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_第3页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_第4页
资源描述: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 袁嘉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术教学设计《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透

2、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析透视:出示两张风景图片,一张平面的,一张有透视现象的。提问:那张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得出:有透视现象的那张图片空间感更强烈。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出示有透视现象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它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学生回答:画面中的景物越来越小,最后看不见了,所以空间感很强。小结:离我们近的物体比较高大、宽阔,离我们远的物体比较低矮、窄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出示本科题目: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二、联系生活了解概念1、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

3、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叫消失点。提问:消失点的位置可以变动吗?出示两张消失点在画面不同位置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结:想突出左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右移;想突出右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左移。2、视平线引导学生关注通过消失点的这条水平线。有的学生能够说出这条线是地平线。总结:这条线叫做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教师用手比一比自己的视平线。教师由站姿改为蹲姿,以此让学生了解视平线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通过对照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视平线的变化。如果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想表现视平线以上的

4、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3、消失线在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消失线的规律。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一下的景物越远越向上,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三、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消失线夹角处天空和道路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从而总结出树的透视规律。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长廊中横梁与树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艺术实践:实践提示:运用透视知识,创作一幅有透视现象的画。、四、欣赏评价课后拓展评价要点:1、能够有目的地安排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2、能够运用透视现象在平面上

5、表现立体空间。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点进行评价。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视平线和消失点,并运用透视现象成功地表现一幅风景画,透视现象可以表现室外风景,也可以表现室内空间,以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