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汉维双语)

《风筝》(汉维双语)

ID:37996052

大小:264.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风筝》(汉维双语)_第1页
《风筝》(汉维双语)_第2页
《风筝》(汉维双语)_第3页
《风筝》(汉维双语)_第4页
《风筝》(汉维双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筝》(汉维双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风筝》◆教材分析鲁迅《风筝》的写作背景: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作者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

2、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而是諷刺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

3、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旨。2、品读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3、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4、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

4、旨。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的错误,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

5、力。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0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风筝》选自散文诗集

6、《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辨字组词(出示课件)2、伶仃(língdīng):孤独,没有依靠。憔悴(qiáocuì):瘦弱,不好看。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诀别: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虐(nüè)杀:虐待人而致人死亡。瑟(sè

7、)缩:身体因寒冷、受惊吓等而蜷缩或兼有抖动。肃(sù)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枯落。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指导这篇散文写什么事?用自已的话说说。读读课文,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文中有你不太理解的地方吗?指出来让大家帮帮你。2、读1-2段,思考: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3、读3-4段,思考:找出描写小兄弟的有关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小兄弟”是个怎样的形象。找找描写“我”的有关语句,归纳一下“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

8、要破坏他做的风筝?4、读5-10段,思考:如何理解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当“我”明白了儿童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对于小兄弟的“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作者感到轻松了吗?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5、读11-12段,思考:“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