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

ID:37995823

大小:809.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_第1页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_第2页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_第3页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_第4页
资源描述:

《《白发的期盼》(语文苏教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白发的期盼》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南昌三中黄莎教材分析:《白发的期盼》是苏教版必修四第四板块“走进语言场”中的“倾听”专题的一个广播作品,属于倾听类的教学文本,文本中有人物经历、人物诉求、人物情愫,又有由人物活动具体的言语声音,语气、语调等组成的音响效果。在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中,要紧扣课程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文类特点,有侧重地开发作为倾听类文本的内容和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实践,在倾听中学习倾听,感知人物经历、人物诉求,感受人物情感,感悟要学会倾听、学会亲(亲近、关爱)亲(父母)的人生真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善于倾听,关键词记

2、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2.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教学难点】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课前准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4、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人,感悟亲情是当今的重要话题,你们知道你们爷爷奶奶需要的

3、是什么吗啊?今天,让我们走进《白发的期盼》,听听爷爷奶奶们的心声。【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事件出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二、主持人介绍:温秋阳,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获新闻系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

4、》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温秋阳,拓宽学生的视野。三、写作缘起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

5、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倾听时代的声音,有利于学生真实的看待世界。四、文本梳理1、为什么以“白发的期盼”为题?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四)畅言教育“白发”是指老年人,“白发的期盼”形象而准确地表明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与渴盼,从而引导听众深刻思考,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资料丰裕的社会形势下,该如何赡养老年人。2、老、中、青三代对精神赡养的态度各是什么?与他们对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意图?老年人:不缺少金钱,希望老来能团团圆圆,享受“天伦之乐”。中年

6、人:在精神赡养问题上是有心无力,为生活所迫,没有办法;也有的是身体不适、疲劳而自顾不暇,“懒”于做“精神赡养”。青年人:家庭观念淡薄,对“精神赡养”根本没形成认识。3、“精神赡养”包括哪些内容?“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4、高先生和吴老师两人的精神需求是什么?两位老人在对待后代上有什么共同点?①他们需要的都是人伦之乐。②两位老人对后代都很宽容。高先生理解孙子学习对他一生的重要,以养鸟的方式克服对孙子的思念;吴老师有病也不告诉在

7、美国的两个女儿,原则上不拖累子女。5、如何理解“父母在,不远游”的观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古人行孝的标准,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离家远游,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离开父母身边,就要让父母知道你所去的地方。作者引用这句话,意在告诫中青年子女应该知道孝顺父母,时时关心父母,并非强调是否真的“远游”的形式问题。6、“当我把话筒从老年人转到他们的子女——当今的中青年人面前时,我听到了无奈的声音。毛女士和陈先生代表中年人,他们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没有高度重视;大学生代表青年,他们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持漠视、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