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的文字

ID:37991241

大小:26.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大自然的文字_第1页
大自然的文字_第2页
大自然的文字_第3页
大自然的文字_第4页
大自然的文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背景】苏教版第十一册小学语文【教学课题】大自然的文字【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以课文第六自然段为突破口,进行写法指导,读写迁移,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及辨识它的意义,难点在于通过文字

2、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知识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本课运用的是导学案来实施教学。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读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对大自然文字的了解。【出示:湖泊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

3、舟/上面坐着秋天】过渡:的确,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上至天上的星星,下至地上的石子都是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认识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所写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文字》。(二)初读预习反馈:正音,认识铁砧。1、读课文,向同学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哪些知识呢?(学生交流“预习导学”第2题)大自然的文字认识它的意义星座辨别方向 砧

4、状云 预兆天气 石灰石 了解地质的变迁 花岗石 2、大自然的文字数不胜数,作者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文字,他们分别是(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和花岗石)。3、通过大家自主阅读我们知道了,认识星星可以;看云可以;和又让我们了解了地质的变迁。4、同学们,大自然从来不缺少文字,而是缺少发现和阅读文字的眼睛,所以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出示课件引读)是啊!只有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才能真正读懂——(生读课题)大自然的文字。二、学习第六自然段,进行写法指导过渡:

5、同学们,一篇优秀的科普说明文不仅要让读者读明白他写了什么,还要让大家喜欢读。这节课,我们就以第六自然段为例,学习作者是如何将单调的科普知识写得有条理而又生动的?【自主探索1:请同学们读课文,先想一想这段话是分几层来叙述的?每一层各讲了什么内容?】【师巡视指导:分层时我们可以逐句逐句地读,先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把意思相同的内容合并在一块,同座位还可以互相讨论讨论。】1、出示第六自然段,谁来读?你认为这段话可以分几层?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现分段标记)2、每一层各讲了什么内容呢?交流板书:(描述现象、提出问题、解决疑问)3、文

6、章这样分层叙述显得有条理,读者也容易读明白。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分组读,师板书:条理清楚)3、写文章仅仅做到条理清楚是不够的,还要做到语言生动(板书:语言生动),这样才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将这段文字写得生动,让读者都愿意去读呢?【自主探索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得生动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写出自己的感受。】4、交流,重点指导:来,把你的读书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谁来说?(指名读词或句子)说说你的体会。(1)打比方:……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指导批注】老师在读的时候也关注到了这句话,

7、(出示这段话)看看老师是怎么批注的?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我先把句子画下来(课件画句子)写上批注:打比方。(课件),这句话是把(青苔)比作了(毛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打这样的比方呢?毛皮是怎样的,摸上去又是怎样的感觉呢?(软软的,非常的厚实)从这个打比方的句子中我们读出了青苔也像毛皮一般(柔软、厚实)我把青苔圈(课件)出来,写下我的感受(课件);这么厚实的青苔该长多少年哪?咦?这儿为什么不用“长”而用“披”呢?(课件)(指名说:说明青苔很多几乎布满了整个花岗石)你真会思考!赶快把感受写下来(课件)。作者用词多准确

8、呀!再想想,这么多,这么厚的青苔大约有多少年了呢?(年代久远)继续批注(课件)。看,这句话用上了打比方(板书:打比方)的写法多生动呀!老师边读边想竟读出了这么多的东西,你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边读边想边批注呢,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好吗?(2)拟人:搬这块孤零零的花岗石究竟是怎么来到这的呢?谁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