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海洋遥感.docx

期末海洋遥感.docx

ID:37988424

大小:35.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期末海洋遥感.docx_第1页
期末海洋遥感.docx_第2页
期末海洋遥感.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期末海洋遥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海洋遥感: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和研究对象,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来观测和研究海洋的遥感技术。2海洋遥感的特点:1.全天候全天时探测2.半球或全球范围内探测3.定性、定量探测4.光谱波段细、探测器接收灵敏3厄尔尼诺、拉尼娜、热带气旋、大洋涡流、上升流、海冰等现象都与海洋密切相关4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海洋卫星与传感器的试验阶段/应用研究和业务使用阶段5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探测器主要为光学探测器,不能替代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地形卫星,因为后者主要采用微波探测器;6即使气象、陆地和海洋水色卫星都采用光学探测器,但是前两者与后者还存在很大差别:波段设置不同(

2、光谱分辨率)、灵敏度和精确度不同(后者需要定量)、观测方式不同(海洋卫星要求观测时间为上午,且观测时沿轨倾斜约0~20度可调)。7主要采用热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信息进行海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8可通过卫星高度计确定海洋水准面(±20cm),即通过测量雷达发射脉冲与海面回波脉冲之间的延时而得到高度计天线离海面的距离。9水下地形的SAR图像为明暗相间的条带,利用这个关系可定量获取水下地形信息。10波高(H):海浪从波峰到波谷之间的铅直距离;有效波高(H1/3):波阵列中全部波动的1/3最高波的波峰到波谷高度的平均值;海平面异常SSA:海表面相对于平均海表面的偏差离;11海平面地形hd:海表面

3、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距离。12海平面高度SSH:海表面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距离。13.极化状态是根据电场矢量方向与参考平面方向的关系来定义的。对于线性极化的辐射,水平极化的电场与参考平面垂直,垂直极化的电场与参考平面平行。14.复折射率n′表示电磁波在两介质的界面处传播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在可见光范围可用折射仪测得;15.菲涅耳反射系数R:描述光滑介质表面的反射与入射之间的关系,即反射电场与入射电场之比。菲涅耳反射率:定义为反射电磁波的辐亮度与入射电磁波辐亮度之比。注意菲涅耳反射率与漫反射率的区别:前者定义了界面的反射比;而后者为辐照度的内部多个粒子的漫反射。16复介电常数是反映物体电学性质

4、的参数。又称为相对介电常数或相对电容率,是描述海面发射率的一个关键参数,它是频率ω,水温T和海水盐度S的函数。n′表示电磁波在两介质的界面处传播速度和方向的变化/n〞表示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程度。宏观上可反映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散射、吸收、传输等特性;微观上表明介质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17.海面粗糙度-判据与辐射波长λ和入射角θ有关。判据–瑞利准则和夫琅和费准则对于光学遥感,太阳光不总是沿着与地球表面垂直方向传播,大气透射率t(λ)与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有关。m表示大气中粒子的光学质量18.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δ为太阳赤纬角,ψ为当地的地理纬度,τ为当时的太阳时角。19.海洋辐

5、照度模型td为大气直射透过率;E0为大气外层太阳辐照度;Er为瑞利散射辐照度;Ea为气溶胶散射项;Eg为地面与大气之间多次散射的贡献;θs为太阳天顶角。20.穿过海面的下行辐照度模型::ρd为海面的直射反射率;ρs为海面的漫射反射率;ρdsp为直射光在气水界面的反射率;ρssp为漫射光在气水界面的反射率;ρf为海面泡沫引起的反射率。21.直射光谱反射率ρdsp–与风速W和太阳天顶角θs有关22.漫射光谱反射率ρdsp与太阳天顶角无关23.瑞利光学厚度τr由大气压计算气溶胶光学厚度τaα为波长的指数。与气溶胶类型和性质有关β为混浊系数,与波长无关,与气溶胶浓度有关,24.Lr(λ)和La

6、(λ)通常称大气程辐射,与太阳辐照度、光学厚度τ、单次散射反照率ω、散射因子p有关25.海面泡沫Lwc(λ)[ρwc]N为归一化的海面泡沫的反射率,取决于水面风速W。26.太阳耀斑模式水面受风速引起毛细波,这种粗糙表面可看成无数个小平面构成。水面经太阳照射后镜面反射产生的辐射27.长波辐射传输方程—多层τ的线性近似法、Pade近似法28.黑体的微波辐射遵循瑞利-金斯辐射定律。29.海面发射率ε是观测天顶角θ、辐射计频率v、极化方式、真实温度Ts、风速u和风向φ的函数。影响海面发射亮温的因素:海面粗糙度和泡沫。30天线的方向性:某特定方向上获得的辐射强度与各向同性天线辐射强度之比。31.

7、设雷达发射功率为Pt,波长为λ,海面离雷达的距离为R,σ为后向散射截面的面积,Ae为天线接收能量的有效面积,天线增益为G,接收功率为Pr。雷达方程为:32.多谱勒频率、多谱勒频率分辨率(δΩ)、方位角分辨率(δψ):33.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可采用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距离分辨率;降低卫星高度、较大的天线(合成孔径)和较窄的波束宽度来提高方位分辨率。34.“三动”指:①海面的运动,而且是非惯性、非线性的;②SAR传感器本身运动;③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