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遥感概述

海洋遥感概述

ID:27145048

大小:5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海洋遥感概述_第1页
海洋遥感概述_第2页
海洋遥感概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海洋遥感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洋遥感概述摘要:随着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海洋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利用空间技术检测海洋,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减轻海洋灾害和存效实施海洋管理等方面显得尤为熏要和迫切。海洋覆盖地球面积的71%,容纳了全球97%的水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开发利用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多年来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求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海洋,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幵发海洋、改善环境质量

2、等。常规的海洋观测手段不可能全面、深刻的认识认识海洋现象,也不可能掌握全球大洋尺度的过程和变化规律。而海洋遥感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海洋遥感是利用传感器对海洋进行远距离非接触观测,以获取海洋景观和海洋要素的图像或数据资料的遥感技术。海洋遥感与常规的海洋调查手段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首先,它不受地表、海面、天气和人为条件的限制,可以探测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条件恶劣等不能直接进入的海区;其次,它的宏观特性使它能进行大范围海洋资源普查、海洋制图以及海水、海洋污染监测;第三,能周期性地监测大洋环流、海洋温度场的变化、负群的迁移、污染物的运移等;第四,多波段、高光谱海洋遥感可以提供海量海洋遥感信息,开

3、拓人们的视野;第五,能达到同步观测风、流、污染、海气相互作用,并获取能量收支信息。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用于海洋环境探测的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A”发射成功,彻底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海洋监测能力。该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实现了中国实时获取海洋水色遥感资料零的突破,为海洋卫星系列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志着中国海洋卫星遥感与应用技术迈入一个崭新阶段。2002年5月和2007年4月我国发射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Y-1A和HY-1B卫星以后,我国的卫星遥感海洋监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使我国从此进入空间遥感海洋观测时代。建设高效、立体、实时的中国海洋

4、立体监测系统,是确保各类海上活动安全地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太空、航空、水体和海底观测三个层次的立体观测网,第一层次是卫星遥感观测,在距离海面700公里〜800公里高度;第二层次是航空遥感观测,距离海面1公里〜200米高度;第三个层次是常规水体和海底观测系统。我国海洋遥感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起一整套海洋卫星应用体系,包括以可见光、红外探测水色水温为主的海洋水色卫星系列(HY-1),以微波探测海面风场、海面高度和海温为主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HY-2)和以多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计、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多种遥感器为主载荷的海洋环境综合卫星系列(HY-3)。希望到2015

5、年,形成以我国海洋系列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监测网,使我国的海洋卫星及其应用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世界海洋遥感先进行列。这些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以及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系统的建立,将对建立健全我国全天候的海洋立体监测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撑。参考文献:1、钱秀丽中国海洋遥感走近世界前沿中国海洋报2006年9月2、李四海刘百桥海洋遥感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国家海洋信息中心1996年6月3、梅雄浅论我国海洋遥感的发展及应用4、谢文君陈君海洋遥感的应用与展望2001年8月5、李刚我国卫星海洋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中国海洋大学2661006、龙邹霞为海洋监测插上翅膀中国海洋报2

6、013年6月7、朱敏慧SAR的海洋遥感探测技术综述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宄所2010年2月8、刘宝银我国海洋遥感应用的进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0年12月9、路晓庆我国卫星海洋遥感监测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2008年11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