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韦馨一.说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第五组地17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中的难点是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本单元训练主题——人间之爱。这组课文以爱为主题,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为任务。训练重点是“使学生感恩
2、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学生感受真正的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描写,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救助儿子同班的良好美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教学难点: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四、教学方法1、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
3、撼.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3、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情景教学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学习方法。1、找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那些负载着所有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深入的体验。2、读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品味语言、积累语言。3、说在本课教学中,我强
4、调让学生“说”,通过探讨,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4、写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化为书面语言。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预设了以下五个环节:六.说预案(一)、复习导入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二)、品读感悟1.自读课文,要求:找一找文中描写父子的哪些句子令你感动?用笔画下来,说说感受.(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2.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
5、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学生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中通过“挖”及想象其它动作词,更深一层的感悟父亲的劳累,和这种了不起的伟大的父爱。在感受父亲的伟大时,我还利用时间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父亲挖的时间的漫长,从中体会到父亲挖的决心。从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的疲惫与辛苦.再如: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抓两个句子,其一是儿子和父亲的第一次对话,了解他对父爱的坚信不疑,展现出了儿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儿子让其他同学先出来的画面,抓住“让”字感悟儿子是
6、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这些都原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连接父子感情的一个基点。让学生体会到阿曼达的无私.先人后已.灾难面前镇定,从容的品质)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救火队长,警察的话看出他在想什么?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加深对父亲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三)、情感升华1)出示课件.三位汶川大地震中的父亲的形象,一个手机短信的故事.现在的学生高智商,低情商,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
7、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因此,学生们脱离生活的经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也是显的苍白无力的,对此,教学中,我联系汶川地震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用汶川地震中父爱的图片唤醒他们的感受.2)小练笔:36小时过去了,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通过读写融情,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使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四)、写“父与子”的情,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1、写一写。(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可以写你学了本课
8、后的体会,也可以写你想对父亲或儿子说的话)。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引领学生潜心品读文本,领悟文本的语言表现力同时,紧紧抓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