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8095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8
《荷花(第2课时)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荷花》(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 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2.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前 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美丽的图片。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你所看见的荷花。 2.关于荷花,古人曾有许多赞美她的优美诗句。你们的小脑袋里装几句了吗?把你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是啊,多么动人的诗句呀!不
2、禁勾起了我们对荷花的回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美美地把课题读一读。(齐读课题) 一、欣赏,感受荷花美 1.老师已经忍不住现在就去欣赏她的美了。你们想去吗?好,跟着老师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吧!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播放视频荷花,配乐)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站在荷花池边了。你看见了什么?(用语言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这是情境教学中极常用的方法,值得掌握。)4.说得真好。那就边看这么美的画面,边读读课文的第2、3小节,把这两节美美地读上几遍,看看荷花到底美在哪? 二、品读,体会荷花美 第二段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指名读。这句话美
3、在哪?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冒)(教学中能紧抓关键词句,启发学生赏读、感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2)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 (3)如果不用“冒”字,这里可以换成哪些字?(长、钻、伸……) (4)那请大家想一想:和“冒”字相比,哪个好?为什么? (5)好,谁来读好这句话?读出荷花的活力来。 2.有的………有的……有的…… (1)(课件出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形态)你喜欢的是哪种姿态的荷花?把它的美读出来。 A.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你能不能把这句句子说说具体,让大家感觉到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也是那么美?(交流) 再指名读句。 B.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
4、嫩黄色的小莲蓬。 示图:看,白色的荷花中,露出这么一个嫩黄的小莲蓬,就象张着笑脸欢迎着我们呢!美吧?来,谁能把展开的荷花读得美美的?指名读。 C.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示图:看,这就是荷花的花骨朵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就是——含苞欲放。 真美呀,连还没开放的花骨朵,也是这么的别有韵味。你能读好这含苞欲放的荷花吗?指名读。齐读。 (2)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齐读“白荷花——” (不说“读”,而说赞美,这是有教学智慧的。)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这两段除
5、了写荷花美,还写了什么呀?指名读句。 (2)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多) (3)看,这么多荷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这真是——一片( )一片? 指名交流。小结:是啊,这么多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一片靠着一片,一片追着一片,一片叠着一片,真多啊,这就叫——挨挨挤挤! (这一处又体现了扎扎实实的语感训练,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4)示词: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齐读。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5)读了这句话,除了知道荷叶多,还读出了什么?(美) (6)是啊,这就象杨万里诗句中所说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
6、来,一起读出荷叶的多与美。齐读。 4.咦,不对呀,不是描写荷花的吗,写荷叶干嘛呢?不写行不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生交流。师出示课件(光有荷花,没有荷叶):看看,感觉怎么样? 对,有句话说得好,红花还需绿叶衬。碧绿的荷叶把荷花衬托得更美了,再加上嫩黄的莲蓬,多美的色彩啊! 5.来,我们一起把这白花、绿叶的美景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齐读第二段。 第三段 1.这些荷花的姿势真是太美了!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其实,荷花的姿态还不止这些呢!你喜欢哪一种?把它的美说出来。你能说说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姿态?或者想象一下他们仿佛
7、在做什么?(生发挥想象,交流)(导语富有启发性,激起学生大胆想象的欲望;非常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把语文教成哑巴国文。) 2.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们的眼睛都快来不及看了啊!真是目不暇接。 3.面对这满池的美景,老师突然有个想法:(示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明明是作者的想法,须老师却故意说成是老师的想法,这是为什么呀?是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后的教学苦心啊,我猜想:一是要启发学生学会边读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