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

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

ID:37980362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8

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_第1页
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_第2页
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象万千(历史与社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自然环境气象万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2.使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使学生能通过举例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对亚洲气候的影响;4.使学生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辨别各种气候,熟悉世界气候分布情况,提高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的了解,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并且了解气候与人类息息相关。二、教学重点,气候特征与分布,1.气候的多样性,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2、亚洲的气候类型和影响因素。3、人类生产

2、生活与气候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2.如何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3、根据动植物判别气候类型。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一)世界的气候类型1、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要想知道第二天会不会下雨,刮不刮风。冷不冷,是不是都要看天气预报呢?那么老师这有一道题,大家来一起找一找,哪些是形容天气的?A、昆明四季如春;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明天大风降温;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E、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F、终年干燥少雨;生答:BCE师问:ADF三句说的是什么呢?(气候)什么是气候?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3、,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么问题,来学习第二节气象万千我们来看一下课本第33页上面的三个孩子,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他们是从那几个方面因素形容自己家乡的气候的呢?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一年的温度、冬天与夏天的温差、下雨情况来形容的等等。【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回答,教师评价后总结:刚才几组同学都分析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三个同学形容气候的话中我们都能看出,他们是在一段时间内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形容气候,而这个时间段呢,不是像天气预报一样一天两天之内,而是一年两年甚至终年炎热。所以,一般而言,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强调)气候有两大要素

4、:气温和降水。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提问)哪位同学能结合上面的例子和生活实际,来描述一下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生答师补充)2、阅读课本P34页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说一说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并仿照课本中描述热带季风气候的示例,选择一种气候类型描述其特点。3、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在这张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我们来对照一下各大洲区域,看看各洲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析它们气候的多样程度,以什么气候为主以及分布情况。【教师总结】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南极洲的气候类型比较单一;北美洲以温

5、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非洲大陆赤道南北的气候类型呈对称分布。(二)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阅读课本P35页图2-20亚洲的气候类型图,,说说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回答,教师总结:从图上可知,我们亚洲的气候类型非常的复杂多样。它是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可粗略展开)(三)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师: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如此之大,它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让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气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一些信息分小组进行讨论:气候对人们生

6、产生活的影响。(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做答)【教师归纳总结】1、气候与旅游业(书中地中海沿岸的旅游胜地)2、气候与农业(海南椰林)3、气候与建筑(格陵兰岛的房屋)(四)从动植物看气候给同学们展示不同气候地区的动植物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他们所在各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评价点拨】:不同气候条件下动植物景观各不相同。动植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六、小结1、我们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1、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2、气候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六、练习与作业1、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找出北回

7、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都有哪些?2、结合当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描述一下当地的自然景观,并说明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八、板书设计气温气候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动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降水世界气候类型亚洲气候类型九、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